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后面的试题。
含山店梦觉作 韦庄
曾为流离惯别家,等闲挥袂客天涯。
灯前一觉江南梦,惆怅起来山月斜。
宿渔家 郭震
几代生涯傍海涯,两三间屋盖芦花。
灯前笑说归来夜,明月随船送到家。
①韦庄(约836-910):字端己,长安杜陵人(今陕西西安东南)人。曾流离迁徙于汴洛、吴越等地。②郭震:字希声,成都人。生卒年生平不详。
(1)韦庄在诗中是用什么方法表现感情的?请简要分析。
(2)两首诗都写到“灯前”,这两处“灯前”各自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情?
阅读下面的唐诗,回答问题。(8 分)
月夜
杜甫①
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
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
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②
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
[注释]①鄜州:现陕西省富县。此诗写于作者因安史之乱被困长安之时。②虚幌:薄而透明的帷帐。有人评价此诗“题为《月夜》,字字都从月色中照出”,请结合诗句赏析此诗如何写“月”。
这首诗主要运用了虚实结合的表现手法,请结合诗句赏析。
阅读下面这首散曲,然后回答问题
商调·黄莺儿
赠燕 [清]张漸
花落意难堪,向泥中,着意衔,携归画栋修花口。珠帘半城,乌衣半掺,最难消王謝堂前憾。语呢喃,千般诉说,只有老僧谙。
[注]花口:指初开的花。因花开时如口张状,故称。作着描写燕子,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请做简要分析。
散曲中的燕子为何不衔泥而衔花?作者这样写抒发了怎样的情?
阅读下面的古诗,回答问题
中夜起望西园值月上
柳宗元
觉闻繁露坠,开户临西园。寒月上东岭,泠泠疏竹根。
石泉远逾响,山鸟时一喧。倚楹遂至旦,寂寞将何言。
[注]本诗作于柳宗元被贬永州之时。西园位于作者永州愚溪住宅以西。
这首诗通过哪些意象营造了怎样的意境?试作简要分析。
答:
阅读《沁园春·长沙》的上阕,完成题目。
独立寒秋,
湘江北去,
橘子洲头。
看万山红遍,
层林尽染;
漫江碧透,
百舸争流。
鹰击长空,
鱼翔浅底,
万类霜天竞自由。
怅寥廓,
问苍茫大地,
谁主沉浮?
对词句含义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寒秋“即深秋,词中“红遍““尽染“等词语描写了秋色之深。 |
B.“漫“写江水溢满之状,“透“写江水碧绿清澈;“百“写船之多,“争“则表现千帆竞发、争先恐后的场面。 |
C.“击“比“飞“更能表现雄鹰展翅的矫健勇猛;“翔“比“游“更形象生动地描写出游鱼的轻快自如。 |
D.“怅“原意是失意,这里表达作者对祖国前途命运的极度忧虑和极度担心。 |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后面题。
秋思寄子由
黄庭坚
黄落山川知晚秋,小虫催女献功裘。
老松阅世卧云壑,挽著沧江无万牛。
【注】此诗写于元丰四年(1081年),诗人任吉州太和县(令江西泰和)县令,很不得意。这时苏子由被贬为筠州(今江西高安)监盐酒税,两人相距不远。全诗虽只短短四句,却蕴涵着相当丰富的情感。请简要分析。
诗的后两句主要运用了什么表达技巧?请简要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