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小题。
青玉案 元夕
辛弃疾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③处。
注释:①花千树:形容花灯之多,如千树开花。②蛾儿、雪柳、黄金缕:妇女的头饰。③阑珊:黯淡、零落。
《青玉案·元夕》中元夕是指阴历正月十五日的元宵节,是夜称元夕或元夜。从唐代起,在元宵夜就有____________的风俗,也称____________节。
《红楼梦》里的元宵节,描写得比春节更隆重,小处如开头甄士隐女儿__________走失,大到荣国府___________省亲,平民灶火也好,贵族家庆也罢,都让我们品出了这个传统节日的许多习俗的文化内涵。
下列描写中国传统节日的诗句中,描写元宵节的一项是(   )

A.无复屠苏梦,挑灯夜未央。 B.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C.金吾不禁夜,玉漏莫相催。 D.他乡共酌金花酒,万里同悲鸿雁天。

《青玉案·元夕》上片描绘了怎样的画面?请具体描述。

科目 语文   题型 诗歌鉴赏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一词多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回答下列各题。
西江月
苏轼
世事一场大梦,人生几度新凉? 夜来风叶已鸣廊,看取眉头鬓上。
酒贱常愁客少,月明多被云妨。 中秋谁与共孤光,把盏凄然北望。
[注]该词写于苏轼被贬黄州之时。
有人说“人生几度新凉?”中的“凉”字用得妙,你的看法呢?请结合全词作简要分析。
答:
词中“月明多被云妨”一句意蕴颇丰,请结合本词主旨谈谈你的理解。
答:

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赠花卿
杜甫
锦城丝管日纷纷,半入江风半入云。
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
注:花卿指成都尹崔光远的部将花敬定,此诗因杜甫于花府听闻乐奏而作。
首句“丝管”用了什么修辞方法?请写出《琵琶行》里用类似手法描写音乐的句子。
一、二两句诗中“纷纷”、“半入”被称为描写音乐的妙笔,请作简要说明。
结合全诗,说说作者在构思方面是如何做到虚实结合的。

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下列各题。
春日京中有怀
杜审言
今年游寓独游秦,愁思看春不当春。
上林苑里花徒发,细柳营前叶漫新。
公子南桥应尽兴,将军西第几留宾。
寄语洛城风日道,明年春色倍还人。
本诗作于诗人当年随武则天离开洛阳回西京期间。
注释:京中:指西京长安。 秦:指长安。 上林苑:这里借指长安园林。
细柳:古地名,汉文帝时周亚夫为将在此驻军,称为“细柳营”,这里借指军营。
南桥、西第:皆指洛阳园林。洛城:指洛阳。
1.杜审言是唐朝诗人的祖父。
2.对作品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诗的首联以平缓的语气叙述起,扣住题目“京中 ”交代了宦游的时间、地点,勾勒出了整首诗的背景。
B.“愁思看春不当春”一句,巧用重字,使作品气韵回环,节奏和谐。生动地刻画出一个身居他乡,哀春伤怀的诗人形象。
C.颈联中春游者风度翩翩,潇洒自得的神志跃然纸上,读之令人大有“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之感。
D.尾联构思新颖,造语清新。作者一反前两联孤独伤感之情,表现出了乐观向上的情怀。

3.一个“徒”字和和一个“漫 ”字表现了一种怎样的心情,请简要分析。

贺圣朝
五代·无名氏
白露点,晓星明灭,秋风落叶。故址颓垣,冷烟衰草,前朝宫阙。
长安道上行客,依旧利深名切。改变容颜,消磨今古,陇头残月。
[注]①贺圣朝:词牌名。
(1)“故址颓垣,冷烟衰草,前朝宫阙”一句描绘了一幅怎样的图景?有什么作用?


(2)这首词的下阕表达了怎样的人生感悟,请简要分析。

阅读下面诗歌,完成下列题。
初晴游沧浪亭苏舜钦
夜雨连明春雨生,娇云浓暖弄微晴。
帘虚日薄花竹静,时有乳鸽相对鸣。
1.诗歌意境上有何突出特点?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2.这首诗表达技巧上很有特色,请分条简要阐明。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