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意测验是一种了解公众对某种政治、经济、社会问题的意见和态度的测验方法,中国较为规范的民意测验发端于民国时期。
1926年1月4日,当时有较大影响、以知识分子为主要读者群体的《京报副刊》在新年第一期头版刊登了主编孙伏园向读者征求关于“新中国柱石十人”的倡议书。该民意测验前后进行了55天,收到有效投票791份。
附《京报副刊》“新中国柱石十人”测验评选结果:
排名 |
姓名 |
备注 |
排名 |
姓名 |
备注 |
1 |
蔡元培 |
1916年始任北京大学校长 |
6 |
王宠惠 |
民国时期著名法学家、政治家、外交家 |
2 |
汪精卫 |
广州国民政府主席 |
7 |
陈独秀 |
新文化运动代表人,中共中央总书记 |
3 |
蒋介石 |
国民革命军总司令 |
8 |
李烈钧 |
国民党员,参加过辛亥革命、二次革命、护国运动、国民大革命 |
4 |
吴稚晖 |
新文化运动代表人,1924年起任国民党中央监察委员等职 |
9 |
于右任 |
国民党员,积极宣传民主革命,参加过二次革命、国民大革命 |
5 |
冯玉祥 |
北洋军将领,1924年发动北京政变推翻直系军阀政府,组建国民军 |
10 |
徐 谦 |
民国时期著名法学家,参加过反袁斗争和国民大革命 |
结合“新中国柱石十人”测评结果,评点一项20世纪20年代中期中国社会的主要观念。
要求:依据材料,结合所学,史论结合,评点有据。
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我国古代封建王朝在中央机构中设有宰相,但其名称与具体职掌,却不尽相同。请回答:
(1)为了加强皇权,秦始皇确立了以丞相为首的中央政府组织。《汉书·百官公卿表》云“相国、丞相,皆秦官,金印紫绶,掌丞天子,助理万机”。秦始皇设置丞相,汉承秦制,当时丞相的主要职权是什么?
(2)唐承隋制,中央最高机构为三省,三省长官同为宰相。概述三省各自的名称及相互关系。
(3)(明太祖):“我朝罢相,设六部、……等衙门,分理天下庶务[事务],彼此颉颃 [相抗衡],不敢相压,事皆朝廷 [皇帝]总之,所以稳定。”(摘自《明太祖实录》)明朝对宰相制度进行了哪些改革?其产生的历史作用是什么?
(4)清初,为强化皇权,在中央增设了什么机构,使君主专制制度达到了顶峰?其主要职责是什么?
(5)简要说明中国古代封建王朝对宰相制度不断调整的主要原因和根本目的。
下列材料分别摘自17世纪末和19世纪后期西欧某两大国的历史文献:
材料一:“凡未经议会同意,以国王权威停止法律或停止法律实施之僭越权力,为非法权力。”“凡未经议会准许,借口国王特权,为国王而征收,或供国王使用而征收金钱,超过议会准许之时限或方式者,皆为非法。”“议会之选举应是自由的。”
材料二:宪法第15条:“由皇帝任命帝国宰相”;第18条:(皇帝)“有创制法律之权”;第12条:“皇帝有权召集、召开联邦议会和帝国议会,以及使议会延期或结束。”
请回答:
(1)上述两段材料各出自什么政治文献?
(2)两段材料反映的政治体制有何异同?原因是什么?
(3)两段材料反映的政治体制的实质是什么?
(4)两种政治体制分别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根据下列三幅图片回答问题:
图一 签定《南京条约》图二 签定《马关条约 》图三签定《辛丑条约》
请回答:
(1)上述图片分别反映了哪些重大历史事件?
(2)《南京条约》和《马关条约 》中最能反映英国和日本发动侵略战争意图的条款内容分别是什么?
(3)以上三个条约的签订对中国社会的发展历程各自有何影响?
(4)通过对以上三幅图片的分析,你得到哪些启示?
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我国古代封建王朝在中央机构中设有宰相,但其名称与具体职掌,却不尽相同。请回答:
(1)为了加强皇权,秦始皇确立了以丞相为首的中央政府组织。《汉书·百官公卿表》云“相国、丞相,皆秦官,金印紫绶,掌丞天子,助理万机”。秦始皇设置丞相,汉承秦制,当时丞相的主要职权是什么?
(2)唐承隋制,中央最高机构为三省,三省长官同为宰相。概述三省各自的名称及相互关系。
(3)(明太祖):“我朝罢相,设六部、……等衙门,分理天下庶务[事务],彼此颉颃 [相抗衡],不敢相压,事皆朝廷 [皇帝]总之,所以稳定。”(摘自《明太祖实录》)明朝对宰相制度进行了哪些改革?其产生的历史作用是什么?
(4)清初,为强化皇权,在中央增设了什么机构,使君主专制制度达到了顶峰?其主要职责是什么?
(5)简要说明中国古代封建王朝对宰相制度不断调整的主要原因和根本目的。
科技的发展对改变世界起到了极大的作用,同时也折射着世界的变迁。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人文主义歌颂世俗蔑视天堂,肯定“人”是现世生活的创造者和享受者,提倡科学文化,反对蒙昧主义,要求文学艺术表现人的思想感情,科学为人谋福利,教育要发展人的个性,要求把人的思想感情和智慧从神学的束缚中解放出来。
——《十六、十七世纪科学、技术和哲学史》
材料二 在牛顿描述的世界中,处处充满着井然有序的规律和法则……于是更多的人开始建立这样一种世界观:既然物质世界有着如此的自然规律,那么在人类社会的发展中,也应该有类似的规律存在,只要能将牛顿破解自然之谜的科学方法,运用于人类社会,那么社会发展的规律也能被掌握。
——《大国崛起》
材料三恩格斯指出,工业的巨大发展为力学、化学、物理学提供了大量可供观察的材料、实验手段和工具,“真正有系统的实验科学,这时候才第一次成为可能”。
——《自然辩证法》
恩格斯还认为,“社会一旦有技术上的需要,则这种需要就会比10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
——《致瓦·博尔吉乌斯》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及所学知识分析人文主义对近代自然科学兴起的作用。
(2)概括材料二的核心观点。17、18世纪的欧美思想家和政治家们从牛顿科学体系中获得启发和借鉴,分别进行了哪些历史实践?
(3)根据以上三则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从经济、政治、思想文化三个方面,分析欧洲近代科技迅速发展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