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分析题
【古代法之起源】
材料一
法典(见下图)刻在一个黑色石柱上。法典把奴隶与金、银、牛、羊等财产相提并论,允许主人买卖或转让(一个奴隶的价格相当于一头牛)。法典规矣拐走他人的奴隶或隐藏逃奴者处死;伤害他人致残致伤者,要“以眼还眼,以牙还牙”。
(1)请写出该法典的名称,并指出这是一部什么性质的法典?
【西方民主法制建设】
材料二 英国议会颁布《权利法案》:
第一条:凡未经议会同意,以国王权威停止法律或停止法律实施之僭越权力,为非法权力。
第二条:近来以国王权威擅自废除法律或法律实施之僭越权力,为非法权力。
第四条:凡未经国会准许,借口国王特权,为国王而征收,或供国王使用而征收金钱,超出国会准许之时限或方式者,皆为非法。
第六条:除经国会同意外,平时在本王国内征募或维持常备军,皆属违法。
第八条:议会之选举应是自由的。
第九条:国会内之演说自由、辩论或议事之自由,不应在国会以外之任何法院或任何地方,受到弹劾或讯问。
第十三条:为申雪一切诉冤,并为修正、加强与维护法律起见,国会应时常集会。
(2)从第一、二、四、六条可以看出英国议会颁布《权利法案》的目的是什么?从第八、九、十三条 可以看出《权利法案》确定的立法原则是什么?通过以上等法律条款,英国最先在世界上建立起怎样的资产阶级政治体制?
【杰出历史人物之政治智慧】
材料三
(3)左图的唐太宗采取哪些措施促成了政治清明局面的出现?右图的华盛顿为美国民主法制建设作出的主要贡献是什么?
【中国民主法制进步】
材料四(下图)
(4)图中所示文件公布于“民国元年三月十一日”。“中华民国元年”是哪一年?此文件由哪一机构制定?是一部什么性质的文件?它对人们的思想观念造成了什么影响?
(5)李克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有权不能任性”。你是如何理解的?
中国历史源远流长,曾经兴盛辉煌,也曾经固步自封,只有善于总结得失才能不断发展完善自己。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据《史记·商君列传》记载,……合并小都、小乡、小邑、小聚为县,设置县令、县丞,共三十一个县,由国君直接委派官员治理;努力从事农业生产,耕耘纺织送交粮食布帛多者,免除本人徭役……变法五年后,国家富强起来。
(1)据材料一并依据所学知识,指出该事件的最核心内容是什么?变法实施后,秦国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材料二:李唐一族之所以崛兴,盖取塞外野蛮精悍之血,注入中原文化颓废之躯,旧染既除,新机重启,扩大恢张,遂能别创空前之世局。
——陈寅恪《李唐氏族推测之后记》
(2)依据材料二,分析北魏孝文帝改革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材料三 :宋代的商业繁荣是建立在农业和手工业迅速发展、生产的专业化和产品的商品化程度大为提高的基础上的。宋代城市的数量和规模都较前代有较大幅度的扩展,城市人口大量增加。北宋都城东京开封,自五代后梁建都后日益繁华兴盛,到北宋时已发展为当时世界上百万人口的特大城市。
——史仲文主编《中国全史》
(3)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以东京为例概括中国古代城市的发展趋势。(4分)
材料四:进入近代以来,特别是19世纪60年代以后,中西方交流出现了新的状况。中国的茶叶、生丝、棉花大量输往西方,以“英国制造”为代表的西方纺织品、金属制品、机械设备等也飘洋过海。洋人反客为主,得操丝市、茶市之权,华商之业丝茶者,反仰洋人鼻息,厘毫不能主持。在某些地区,洋布排
挤了土纱土布,使中国城乡出现生产凋敝、经济萧条的状况。——摘编自李侃等《中国近代史》
(4)依据材料四,概括中、西方交流出现的新状况,并据所学知识分析出现这些新状况的原因。
(亮点题)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普京在莫斯科红场阅兵式上演讲全文
敬爱的俄罗斯公民们!
亲爱的老兵们!
尊敬的各位来宾!
士兵、水兵和士官同志们!
军士们、将军同志们!
祝贺你们伟大卫国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日快乐!
今天,在这个神圣的日子,我们再次回忆我们战胜法西斯的伟大胜利。我们感到万分自豪,因为正是我们的父辈祖辈们粉碎摧毁了这股黑暗的势力。
希特勒的暴行对整个国际社会而言,是一个可怕的教训。在上个世纪30年代,启蒙的欧洲并没有立即意识到纳粹思想的致命威胁。
而在70年后的今天,历史再次告诫我们要回归理性,让我们警醒。我们不应忘记,种族优越和种族排他思想是引起这场血腥战争的罪魁祸首。全世界近80%的人口被卷入了这场战争,欧洲的许多国家都被占领和奴役。
苏联承受了敌人最沉重的打击。纳粹分子向这里派出了最精锐的部队,集结了全部的兵力。二战中的决定性战役就发生在这里,这些战役中的参战部队和设备的数量都是史无前例的。当然,最后也正是红军对柏林的粉碎突击为这场与希特勒德国的战争画下了胜利的句点。
┅┅┅┅┅┅┅┅┅
我们感激英国、法国和美国人民为胜利做出的贡献,我们感激在各个分战场(包括中国战场)爱国部队中无私战斗的各个国家包括德国的反法西斯者们┅┅┅┅┅┅┅┅┅
亲爱的朋友们!
我们今天在这里热烈欢迎我们所有到访的外宾,并向那些与纳粹主义和日本军国主义斗争的国家的代表们致以诚挚的谢意!
根据材料和教材所学知识,续写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中国、苏联(俄罗斯)、美英等国在各个战场抗击纳粹主义和日本军国主义的战例与贡献。
(综合题)世界政治格局是世界上主要政治力量通过一系列的对抗、分化组合而形成的一种结构。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 美苏冷战虽已离我们远去,但我们无法否认它在国际关系史中的重要地位。美苏冷战是在对抗与缓和的交替中进行的,在欧洲是真正意义上的冷战,而在亚洲则充满了火药味。
——《冷战风云》
材料二:1971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表示:“美国的政策目标从长期来看,必须是结束大陆中国与世界社会隔绝的状态和使我们同大陆中国的关系正常化。”
材料三二战后仅25年,一个崭新的世界政治格局开始出现。头几年还十分盛行的世界两极开始消失,一股股崭新的力量在萌动,在发展……这些活跃的“地缘战略棋手”在世界棋盘上纵横捭阖,以自己的力量,自己的声音,震荡着世界,改变着世界。
——(美)布热津斯基《大棋局》
(1)材料一中“在欧洲是真正意义上的冷战,而在亚洲则充满了火药味。”,运用所学知识各举一例论证该观点。
(2)尼克松在任期间,在调整同中国关系方面进行了那些活动?有何历史意义?
(3)“一个崭新的世界政治格局开始出现”指的是什么?你认为这一世界政治格局的出现对世界历史发展产生了什么影响?
(亮点题)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自鸦片战争以来,近一两百年间东西方在思想文化领域不断碰撞,救亡图存和实现现代化成为近代中国人民奋斗的基本目标。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在近代文明的转型中,世界力图“改变中国”,而我们不能只是仇恨和愤怒,我们不能狭隘地站在爱新觉罗家族政权的立场上,而是应该站在文明中国的立场上。“清代中国”需要改变,封闭和孤立的,腐朽和没落的,我们自己也在内部改变,无论是洋务运动,还是戊戌变法,无论是辛亥革命,还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无论是李鸿章,还是康有为,无论是孙中山,还是毛泽东,中国先进的知识分子都在尝试利用各种方法,内部改变着“清代中国”,不断催生着一个崭新的新中国。
——裴钰《改变中国》
材料二:中国的启蒙运动具有与欧洲启蒙运动迥异的特点。如果说欧洲启蒙运动是一场以个性自由为首的人文启蒙运动,那么中国启蒙运动则是一场旨在国家富强的现代化启蒙运动。这是中西启蒙运动的最基本差异。关于启蒙与现代化的关系,西方与中国适成倒置:在欧洲,是由启蒙而现代化;在中国,则是为现代化而启蒙。欧洲由启蒙而现代化是一个水到渠成的文化和社会转型过程……中国启蒙运动则是救亡的现代化运动的步骤。
——郑大华主编《民国思想史论》
回答问题:
(1)根据材料一,指出在近代文明的转型中促使中国“内部改变”的重大运动。
(2)根据材料二概括中国思想启蒙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指出导致这一特点的主要原因。
(3)综合上述材料,概括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在“改变中国”中的作用。
以“亚洲新未来:迈向命运共同体”为主题的博鳌亚洲论坛2015年年会于3月26日至29日在海南博鳌举行。国家主席习近平出席开幕式并发表主旨演讲时指出,迈向命运共同体,必须坚持合作共赢、共同发展。只有合作共赢才能办大事、办好事、办长久之事。某小组以“合作”为题,开展研究性学习活动。请你参与并回答问题。
【合作即团结】
(签字国)兹宣告:(一)每一政府各自保证对与各该政府作战的三国同盟成员国及其附从者使用其全部资源,不论军事的或经济的。(二)每一政府各自保证与本宣言签字国政府合作,并不与敌人缔结单独停战协定或和约。
————《联合国家宣言》
(1)写出上列史料“三国同盟”中位于欧洲的两个国名。
(2)请你概括史料的主要观点并例举两个史实,说明该观点得到了贯彻执行。
【合作即和平】读右图:
(3)周恩来在下图会议上提出了什么主张?这一主张体现了新中国怎样的外交原则?
【合作即发展】一部iPhone手机,美国公司提供创意,德日韩企业提供核心零件,中国富士康把它组装起来。
(4)这说明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趋势是什么?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应如何正确应对这一发展趋势的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