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后面题。
鹧鸪天 代人赋①
辛弃疾
陌上柔桑破嫩芽,东邻蚕种已生些。平冈细草鸣黄犊,斜日寒林点暮鸦。
山远近,路横斜,青旗②沽酒有人家。城中桃李愁风雨,春在溪头荠菜花。
【注】①这首词作于作者遭弹劾解官归居时。②青旗:酒旗,酒店门外用青布做的幌子。词的上阙描绘了什么样的景象?请简要叙述。
词的最后两句作者运用了哪种写作手法?表达了什么样的感情?词题为“代人赋”,作者为什么要以此为题?请简要说明。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回答问题。
暑旱苦热 王令
清风无力屠得热,落日着翅飞上山。人固已惧江海竭,天岂不惜河汉干。
昆仑之高有积雪,蓬莱之远常遗寒。不能手提天下往,何忍身去游其间。
10.有人认为本诗首联“屠”“着翅”两词用得巧妙,你是否同意?请简要分析。
11.这首诗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来表现“暑旱”?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请简要分析。(4)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8~9题。
正月二十日往岐亭,郡人潘、古、郭三人送余于女王城东禅庄院
苏轼
十日春寒不出门,不知江柳已摇村。
稍闻决决流冰谷,尽放青青没烧痕。
数亩荒园留我住,半瓶浊酒待君温。
去年今日关山路,细雨梅花正断魂。
【注】本诗写于被贬黄州的第二年,潘、古、郭三人是作者在黄州结识的好友。8、前两联描绘了一幅怎样的景象?颈联表现出作者什么样的情感?
9、有人认为,尾联没有扣住题中的“送”字,你是否同意这一看法?为什么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回答问题。
闺情李端
月落星稀天欲明,孤灯未灭梦难成。
披衣更向门前望,不忿①朝来鹊喜声。
注:①不忿:不满,恼怒。(1)诗歌一、二两句描写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2)有人认为这首诗最后一句“含蓄隽永,耐人寻味”,试作简要分析。(4分)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1~2题。
小重山.端午
[元]舒 頔
碧艾香蒲处处忙。谁家儿共女,庆端阳。细缠五色臂丝①长。空惆怅, 谁复吊沅湘②。
往事莫论量。千年忠义气,日星光。《离骚》读罢总堪伤。无人解,树转午阴凉。
[注]①五色臂丝:荆楚风俗,端午节以五彩丝系臂。 ②沅湘:沅水和湘水。湘水支流中有泪罗江。
1. |
从全词看,"空惆怅"和"无人解"分别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
2. |
这首词最突出的表现手法是什么?请分别结合上阕和下阕作简要分析。 |
阅读下面的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柳梢青春感 刘辰翁①
铁马蒙毡,银花洒泪,春入愁城。
笛里番腔,街头戏鼓,不是歌声。
那堪独坐青灯,想故国、高台月明。
辇下②风光,山中岁月,海上③心情。
【注】①刘辰翁:南宋末年著名词人。南宋灭亡以后,曾参加抗元斗争,晚年隐居故乡山中,从事著述。②辇下:京师。③海上:汉苏武出使匈奴,被匈奴扣留,牧羊于北海上,矢志守节。
(1)词的上阙从哪些方面表现“城”之“愁”?
(2)联系全词,简要分析“辇下风光,山中岁月,海上心情”三局分别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