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分)惕各酸苯乙酯(C13H16O2)广泛用作香精的调香剂。为了合成该物质,某实验室的科技人员设计了下列合成路线:
试回答下列问题:
(1)F的结构简式为 。
(2)反应②中另加的试剂是 ;反应⑤的一般条件是 。
(3)反应③的化学方程式为 。
(4)上述合成路线中属于取代反应的是 (填编号)。
现有部分短周期元素对应单质的性质或原子结构如下表所示:
元素编号 |
元素性质或原子结构 |
X |
第三周期元素的简单离子中半径最小 |
Y |
其最简单氢化物丙的水溶液呈碱性 |
Z |
原子核外电子数和周期序数相等 |
A、B、C三种单质(分别有X、Y、Z元素组成)和甲、乙、丙、丁、戊五种化合物之间的转化关系如下图所示(某些条件已略去)。其中丁是一种高能燃料,一个分子含有18个电子,其组成元素与丙相同。
请回答:
(1)元素X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是_______________,其简单离子的结构示意图为___________。
(2)单质B的电子式__________________。
(3)丙中所含的化学键类型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字母序号)。
a.离子键 b.极性共价键 c.非极性共价键
(4)反应②中,0.5molNaClO参加反应时,转移1mol电子,其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
(5)一定条件下,A与TiO2、C(石墨)反应只生成乙和碳化钛(TiC),二者均为某些高温结构陶瓷的主要成分。该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化学一一选修5:有机化学基础】
A、B均为重要的有机化工原料。
已知:
请回答下列问题:
(1)A分子内含有苯环,其名称是 ,
(2)B的一种同分异构体能发生银镜反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3)A与B反应生成J的化学方程式是 ,
(4)K分子内含有六元环,可发生水解反应,其结构简式是 ,
(5)F和L反应生成G是加成反应,L的结构简式 ,
F的结构简式是 ,
(6)B分子中只有一种氢原子,2 mol B反应生成1 mol C的化学方程式是: ,
(7)D分子内有3个甲基,其结构简式是 。
常见的纯净物A、B、C、X,它们之间有如图转化关系(副产物已略去)。
试回答:
(1)若X是强氧化性单质,则A不可能是________。
a.S b.N2 c.Na d.Mg e.Al
(2)若X是金属单质,向C的水溶液中滴加AgNO3溶液,产生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则B的化学式为__ ______;C溶液在储存时应加入少量X,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用必要的文字和离子方程式表示)。
(3)若A、B、C为含金属元素的无机化合物,X为强电解质溶液,A溶液与C溶液反应生成B,则B的化学式为________,X的化学式可能为________或________(写出不同类物质),反应①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或__________。
短周期主族元素X、Y、Z、M、N,且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已知Y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与核外电子总数之比为3:4,M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与次外层电子数之比为3:4且M原子的质子数是Y原子的2倍,N-、Z+、X+的半径逐渐减小,化合物XN在常温下为气体,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Z与N形成化合物的电子式____ _。
(2)X与Y可分别形成10电子和18电子的分子,写出该18电子分子转化成10电子分子的化学方程式__ __(分解反应)。
(3)下图表示由上述元素组成的两种气体分子在一定条件下的密闭容器中充分反应前后的转化关系,请写出该转化过程的化学方程式:___ _ _。
(4)A、B均为由上述五种元素中的三种元素组成的强电解质,且组成元素的原子个数之比为1:1:1。若在各自的水溶液中,A能抑制水的电离,B能促进水的电离,则A的化学式为____,B的化学式为_______。A、B之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A中存在的化学键类型为: 。
有关物质的转化关系如下图所示(无关物质已略去)。
已知:①X由两种化合物组成,将X通入品红溶液,溶液退色;通入Ba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②Y是红棕色的化合物。
(1)气体X的成分是(填化学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反应Ⅰ的反应类型属于(填序号)________。
a.分解反应 b.复分解反应 c.置换反应 d.化合反应 e.氧化还原反应
(3)溶液2中金属阳离子的检验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4)若经反应 Ⅰ 得到16 g固体Y,产生的气体X恰好被0.4 L 1 mol·L-1 NaOH溶液完全吸收,则反应Ⅰ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反应Ⅳ中生成FeSO4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