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15分)已知:①A从石油中获得是目前工业上生产的主要途径,A的产量通常用来衡量一个国家的石油化工发展水平;②。现以A为主要原料合成乙酸乙酯,合成路线如图。

(1)写出A的结构式__________________。
(2)B、D分子中的官能团名称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下列描述能说明反应④已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有       
①单位时间里,生成1mol乙酸乙酯,同时生成1mol水
②正反应的速率与逆反应的速率相等
单位时间里,生成1mol乙酸乙酯,同时生成1mol乙酸
④混合物中各物质的浓度不再变化
⑤单位时间里,消耗1mol乙醇,同时消耗1mol乙酸
(5)反应④制得的乙酸乙酯粗产品中含有少量乙酸、乙醇和水,现拟分离乙酸乙酯、乙酸和乙醇,某小组设计了如下分离操作步骤流程图。请在图中圆括号内填入适当的试剂,在方括号内填入适当的分离方法。

试剂a是______________,试剂b是_________;分离方法①③分别是_______、________。

科目 化学   题型 填空题   难度 较难
知识点: 合成有机高分子化合物的性质实验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金属M在酸性或碱性溶液中均可与HNO3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转化关系如下(部分生成物未列出):

已知:C、D、E、G均为气体,且G为单质;将D通入A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将F逐滴加入B溶液至过量,先产生白色沉淀,随后沉淀消失。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M 、F 、G
(2)A溶液与B溶液混合也能产生白色沉淀,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 [
(3)除去气体C中的气体E的化学方法是
(4)将10mL充满气体E和O2混合气的试管倒扣在水槽中,反应后试管中残留1mL无色气体,则试管中气体E的体积是 mL。
(5)D →C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6)M与NO3-在碱性条件下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过氧化钙(CaO2)常用作种子消毒剂、油脂漂白及高温氧化剂,还可以作为鱼池增氧剂。已知某化工厂生产过氧化钙的主要工艺流程如下:

(1)副产品的成分是________,CaCl2固体溶解时,为加快溶解速率,可_________。
(2)在水洗操作中判断沉淀是否洗净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用上述方法制取CaO2·8H2O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4)测定产品中CaO2的含量的实验步骤是:
步骤1:准确称取a g产品于有塞锥形瓶中,加入适量蒸馏水和过量的b g KI晶体, 再滴入少量2mol/L的硫酸溶液,充分反应。
步骤2:向上述锥形瓶中加入几滴淀粉溶液。
步骤3:逐滴加入浓度为c mol/L的Na2S2O3溶液至反应完全,滴定至终点,记录数据,再重复上述测定步骤一、二、三两次,得出三次平均消耗Na2S2O3溶液体枳为VmL
【已知:I2+2S2O32-=2I+ S4O62—
①上述第三步滴定至终点,现象为__________________
②CaO2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____(用字母表示)
③某同学步骤1和步骤2的操作都很规范,步骤3滴速太慢,这样测得的CaO2的质量分数可能_______(填“不受影响”“偏低”或“偏高”),原因是______________

X、Y、Z、W、R是短周期元素,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原子核外各层电子数之比为1:2, Y原子和Z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之和为20,W和R是同周期相邻元素,Y的氧化物和R的氧化物均能形成酸雨。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元素X的最高价氧化物的电子式为 ;元素Z的离子结构示意图为
(2)单质X和元素Y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浓溶液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Y、W的氢化物沸点高的是______(写化学式),原因是________
(3)元素W位于周期表的第 族, 其非金属性比元素R弱,用原子结构的知识解释原因
(4)R的一种氧化物能使品红溶液褪色,工业上用Y的气态氢化物的水溶液做其吸收剂,写出吸收剂与足量该氧化物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5)Y和Z组成的化合物ZY,被大量用于制造电子元件。工业上用Z的氧化物、X单质和Y单质在高温下制备ZY,其中Z的氧化物和X单质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3,则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在Na浓度为0.5 mol·L-1的某澄清溶液中,还可能含有下表中的若干种离子。
(已知H2SiO3为不溶于水的胶状沉淀,加热时易分解为固体SiO2和H2O)

阳离子
K
Ag
Ca2
Ba2
阴离子
NO3-
CO32-
SiO32-
SO42-

现取该溶液100 mL进行如下实验(气体体积均在标准状况下测定)。

序号
实验内容
实验结果

向该溶液中加入足量稀盐酸
产生白色胶状沉淀并放出标准状况下0.56 L气体

将Ⅰ的反应混合液过滤,对沉淀洗涤、灼烧至恒重,称量所得固体质量
固体质量为2.4 g

向Ⅱ的滤液中滴加BaCl2溶液
无明显现象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Ⅰ能确定一定不存在的离子是___________;
(2)实验Ⅰ中生成气体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
(3)通过实验Ⅰ、Ⅱ、Ⅲ,写出SiO32物质的量浓度的计算过程:_____________________
(4)判断K是否存在,若存在求其最小浓度,若不存在说明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

Ⅰ.下列是用98%的浓H2SO4(ρ=1.84 g/cm3)配制500 mL 0.5 mol·L-1的稀硫酸的实验操作,请按要求填空:
(1) 计算所需浓硫酸的体积为________mL(保留一位小数);
(2) 如果实验室有10 mL、20 mL、50 mL的量筒,应选________规格的量筒最好,如果量取浓硫酸时仰视读数,所配溶液浓度将(填“偏高”、“偏低”或“无影响”)__________;
(3) 将量取的浓硫酸沿烧杯内壁慢慢注入盛有约少量水的烧杯里,并不断搅拌,搅拌的目的是______;
(4) 将冷却至室温的上述溶液沿玻璃棒注入________中,并用50 mL蒸馏水洗涤烧杯和玻璃棒2~3次,洗涤液要转入到容量瓶中,并振荡;在转移过程中有少量液体洒在桌子上,则最终所配浓度将(填“偏高”、“偏低”或“无影响”)
(5) 加水至距刻度线1~2 cm处,改用________加水至刻度线,使溶液的凹液面恰好跟容量瓶刻度线相平,把容量瓶塞好,反复颠倒振荡,摇匀溶液。
II.)就有关物质的分离回答下面的问题,有一瓶A和B的混合液,已知它们的性质如下表。

物质
熔点/oC
沸点/oC
密度/g·cm-3
溶解性
A
-11.5
198
1.11
A、B互溶,且均易溶于水
B
17.9[
290
1.26

据此分析,将A和B相互分离的常用方法是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