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宋代范仲淹的千古名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突出体现了理学思想的

A.重义轻利观 B.仁政思想
C.社会责任感 D.民本主张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宋明理学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下面为中国古代某时段的商税简表。它反映出


年商税额
指数
995—998年
400万贯
100
1004—1008年
450万贯
113
1058年
700万贯
175
1064——1068年
846万贯
212
1077年
879万贯
220


A.唐朝贯彻重农抑商政策
B.宋代对商业活动课以重税
C.明清时期商品经济发展迅速
D.宋代时商业活动繁荣

史学大师钱穆认为:“在中国历史上,自秦以下之传统政府……应称之曰‘士人政府’。士人政府之正式确立,则在汉武帝之后。”“士人政府”的正式确立主要表现在

A.“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B.刺史制度的建立
C.颁布“推恩令” D.习儒学,行察举

英国一家杂志评论说:“多年以来,我们都被一个精心的阴谋所操纵,目的是建立一个涵盖全欧的社会主义共和国。将有一个傀儡议会、一支联盟军队、一种货币。联盟总统取代我们的立宪君主。降下大英米字旗,升上那片有黄星的蓝色抹布。”对这段文字理解最恰当的是:

A.英国的资本主义对抗苏联的共产主义
B.大英的自由民主对抗纳粹的扩张主义
C.英国文化优越感担心美国的霸权优势
D.大英的孤立心态抗拒欧洲的联合统一

1958年,戴高乐上台后,法国政府采取以下措施:加强法德合作;积极发展独立的核力量;1964年,同中国建立大使级外交关系;1966年3月,正式退出北约军事一体化机构,并要求美军和北约欧洲盟军最高司令部撤离法国。这集中说明法国:

A.努力推动欧洲共同体的发展 B.挑战美国霸权,谋求大国地位
C.加强对社会主义国家的影响力 D.成为国际政治力量中重要一极

“中世纪的欧洲,基督教的世界与伊斯兰教的世界持续敌对。但是自从欧洲开辟直接驶往东洋的航路后,发现了第三个世界。对于因为宗教争端而长期感到无益之苦恼的欧洲人来说,这个世界所推行的儒教世界观是值得羡慕的。于是,他们把它理想化、空想化,让它承担起打破欧洲现状的革命的角色。”作者这里主要是分析:

A.儒教推动欧洲近代化 B.欧洲殖民扩张的动力
C.人文主义发展的因素 D.宗教对抗的历史渊源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