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下图是我国新疆某局部区域图,右图是左图中甲→乙河段流量变化图。

(1)说明棉田分布区的地貌类型及其形成的主要外力作用。
(2)棉田分布区土地盐碱化严重,描述其形成过程。
(3)描述甲→乙河段的流量变化,并分析原因。

科目 地理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生态环境问题形成的一般过程 三类岩石的相互转化和地壳物质循环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读长江流域图示意和50年代到90年代长江流域某些地理要素变化表,回答下列问题。

50年代和90年代长江流域某些地理要素的变化


流域水土
流失面积
森林覆盖率
主要湖泊
蓄水容积
湖泊面积
50年代
36.38万平方千米
(1957年)
22%
(1957年)
洞庭湖
293亿立方米
洞庭湖
4300平方千米
90年代
79.94万平方千米
(1986年)
10%
洞庭湖
174亿立方米
洞庭湖
2600平方千米

(1)长江流域是我国商品性农业生产基地最为集中的地区,请写出A、C两处商品粮基地和该流域棉花和油料作物基地名称。
商品粮基地:A ;C
商品棉基地:
油料作物基地:
(2)1998年长江流域发生特大洪灾,直接经济损失达1000多亿元。但人民发现1998年长江洪水最大流量比1954年多1万多立方米1秒,水位创历史最高起点,结合材料分析形成这一现象的人为原因。


(3)为实现长江流域的可持续发展,当前应该采取哪些主要措施?

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在山西省,从价格看,2002年1吨煤的平均价格为160多元,如果按平均发电煤耗400克/千瓦时测算,1吨煤可发电2500千瓦时。目前,山西省向外省输电的价格为245元/千千瓦时。
材料二图3—3—6是山西省煤炭外运线路图,图3—3—7是山西省能源调出结构的变化图。

(1)山西的煤主要靠铁路运输和海上运输,图中两条与海港相连接的运煤铁路干线分别是
(2)材料中,除输煤外,将山西能源输出的另一途径是
(3)输煤和发电各有利弊,试从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两个方面分析当地输煤和发电的利弊。

2004年10月,我国最大的炼铝企业在山西破土动工。读山西及黄土高原地区工业投资结构图,完成有关问题。

(甲:各工业行业的投资占总投资的比重(%);乙:能源工业各行业的投资占能源工业总投资的比重(%);丙:冶金工业各行业的投资占冶金工业总投资的比重(%))
(1)从图中可看出工业是山西及黄土高原地区的主导工业。这种投资结构的形成主要是由高原地区丰富的 资源决定的。
(2)炼铝工业的布局指向型应是:()

A.原料 B.市场 C.动力 D.技术

(3)该地区的能源工业中,电力工业投资已与煤炭工业相似,这种投资构成促进当地经济发展产生的积极影响是:

读图,回答问题。(9分)

(1)图中丹江口水库出口处和北京两地的平均温差约为_____________℃,
其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
(2)京津地区急需调水,分析其水资源短缺的自然原因和社会原因。(3分)

(3)分析华北平原发展农业的有利自然条件。(4分)

.

发源于祁连山的弱水经河西走廊,最终流人内蒙古自治区境内。下图为“河西走廊弱水流域简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该流域地处我国三大自然区的___________________区。
(2)弱水年总径流量为43亿立方米,在河西走廊绿洲农业灌溉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其径流量较为丰富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弱水下游流人甲、乙两湖,乙湖已于上世纪后期彻底干枯,成为沙尘暴的源地之一。造成这一结果的人为因素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

我国荒漠化防治的主要措施有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