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世纪最后30年,主要资本主义国家普遍采取社会立法的方式对社会领域进行调整,英国1874年颁布法律禁止10岁以下儿童在纺织厂工作,1878年的整顿法案确立了工厂卫生的监察制度等;德国1890年出台了“青工保护法”等。这反映了主要资本主义国家( )
A.社会危机的空前严重 |
B.工人运动推动社会立法 |
C.对经济生活进行干预 |
D.已过渡到国家垄断阶段 |
1959年,美国国家展览会在莫斯科举办。对于榨汁机和洗碗机等展品,赫鲁晓夫表示工人阶级决不会购买这些无用的小器具,当场引起了美国副总统尼克松的反对。这反映了当时( )
A. 美苏冷战的重点从军事领域转向经济领域
B. 美国霸主地位动摇.急需打开苏联市场
C. 苏联轻工业发达,不需要进口这些器具
D. 经济文化交流没有改变两国意识形态的对立
1950年中苏两国签署《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2001年中俄等六国签署《上海合作组织成立宣言》。这两次外交活动表明中国始终()
A.坚定奉行友好结盟政策 | B.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 |
C.积极开展多边外交活动 | D.坚决打击国际恐怖主义势力 |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提出表明()
A.中国在西方世界赢得了广泛的盟友 | B.中苏同盟关系出现了严重裂痕 |
C.中国在外交政策上实现了明显的转变 | D.一边倒战略取得了重大胜利 |
“对于国民党政府与外国政府所订立的各项条约和协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应加以审查,按其内容分别予以承认,或废除,或修改,或重订。”这一规定体现的外交政策是( )
A.另起炉灶 | B.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
C.一边倒 | D.团结世界各国人民 |
1936年8月,中共中央向国民政府郑重声明“我们赞成建立全国统一的民主共和国,赞成召集由普选权选举出来的国会……拥护全国统一的国民政府。”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国民政府邀请共产党组建民主联合政府 |
B.日本发动全面战争,国共合作正式确立 |
C.共产党希望联合国民党,共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
D.蒋介石已经放弃“攘外必先安内”的政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