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中国大地从南到北、从珠江三角洲到长江三角洲,处处燃烧着革命的火焰,使“孙中山先生致力国民革命凡四十年还未能完成的革命事业,在仅仅两三年之内,获得了巨大的成就”。这一“革命的火焰”

A.促进了国共两党进一步合作
B.完成了民主革命任务
C.实现了孙中山的革命目标
D.动摇了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根基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联合国的成立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毛泽东称赞,《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在那个时期是一个比较好的东西……它带有革命性、民主性”。其中“革命性、民主性”主要是指《临时约法》()

A.规定中华民国国民一律平等
B.从根本上否定了君主专制制度
C.规定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
D.不承认清廷与列强签订的一切不平等条约

有些史学家认为,“太平天国的改革方案包含了很多激进的特征,对不满的民众很有吸引力”。其方案中对民众最具吸引力的是()

A.平均分配土地 B.产品上交国库
C.建立民主政治 D.兴办学校教育

有人将下面漫画中逃跑者的现实活动归纳为:溜之大吉→反咬一口→为人打工。漫画所描述的历史事件发生后列强获得的侵华权益是()

A.西方列强拉开了瓜分中国的序幕
B.外国军队长期驻扎在华战略要地
C.列强在华设厂开始取得合法地位
D.外国军舰可以在长江各口岸通航

下图是1896年日本《团团珍闻》刊登的日本画家田口米作绘制的漫画,漫画的题目是《日清战争后日本人的意识》,这主要表现了当时()

A.日本已经成为世界军事强国 B.欧美国家联合继续抑制日本
C.日本联合欧美的意识日益加强 D.战争结果助长了日本军国主义

民国学者蒋廷黻指出:“中国当初的目的全在禁烟。……故鸦片战争的发生,非中、英两国所预料,更非两者所预谋。战争虽非偶然的,无历史背景的,然初不过因禁烟而起冲突,继则因冲突而起报复,终乃流为战争。”下列观点与材料一致的是()

A.国人预料到禁烟会导致战争 B.战争的原因是英国预谋已久
C.禁烟运动是鸦片战争的诱因 D.社会制度差异是战争的起因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