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权利、人权、平等、民主、民族等是古往今来人们的理想和追求。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孔子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他创办私学,招收不同出身的学生,扩大了教育对象,打破了官府对教育的垄断。

孔子(前551-前479)
(1)根据材料一回答,孔子在哪个方面追求平等?其具体做法是什么?
材料二    尽管大西洋把英、法、美三国永远的分隔开来,但三国的革命作为资产阶级革命不仅有一定联系,而且也是相互影响、互相促进的。17世纪和18世纪发生于大西洋两岸的这三个伟大历史事件,最大的公约数是关于“权利”的诉求或“人权”的伸张。
——《世界史(以文明演进为线索)》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列举英、法、美三国革命中“关于权利的诉求或人权的伸张”所颁布的法律性文献。
材料三 孙中山把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天下为公”、“世界大同”等观念,同西方的自由、平等、科学等精神,进行融合,而创造出他的学说。他兼通东西方文化,还能与时俱进,以他的思想领导了反帝反封建的革命。
——摘编自朱相远《辛亥百年的主航道》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写出孙中山创立的同盟会的革命纲领中关于民权和民生的内容?

科目 历史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罗马帝国的扩张与文化传播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在人类历史上,大国的兴衰消长,始终是世界舞台上最受人瞩目的大戏 ,给人类留下了丰富的经验和教训,同时启迪着今天,也影响着未来。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英国首相丘吉尔有这样一句名言:我宁愿失去一个印度,也不肯失去一个莎士比亚。在成为大国的过程中,戏剧家莎士比亚的作品提升了英国的人文精神,科学家牛顿的力学定律开启了英国工业革命的大门,经济学家亚当·斯密的《国富论》为英国提供了一个新的经济秩序。他们的名字,十分醒目地写在英国走过的大国之路上。
——《大国崛起》解说词
(1)上述材料告诉我们在大国崛起的过程中,什么因素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材料二“在美洲大陆北部,有一个飘扬着星条旗的国家……这个国家的出现,虽然只有230年的历史,但却演绎了大国兴起的罕见奇迹。它在欧洲文明的基础上独创性地走出了一条自己的发展道路,将世界第一强国的位置占据了一个多世纪。
——《大国崛起》解说词
(2)上述材料中“飘扬着星条旗的国家”“在欧洲文明的基础上独创性地走出了一条自己的发展道路”,有哪些具体表现?
材料三一意逞雄的国家,等于是放弃了从容崛起的主动,最后的结果并不美好。历史的教训还在于:所有企图靠战争来征服、压迫和掠夺其他国家的大国,其结局总是和他们的愿望相反。—《大国崛起》
(3)请举出20世纪符合上述材料的两个大国的名字。
(4) 上述材料中大国的崛起对我国今后的发展有什么重要启示?

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年来,社会各领域都发生了历史性的剧变。
材料一“大包干是摇钱树,不出三年都变富。”“过去‘三靠’(即吃粮靠返销,生产靠贷款,生活靠救济),越靠越穷,现在‘靠三’(即靠三中全会路线),越靠越富。”
-----上世纪八十年代农村的顺口溜
⑴通过上述材料,可以看出农民对我们党的哪一项政策赞不绝口?这项政策为农村带来哪些变化?
材料二世界上没有一个现代化国家是闭关自守搞起来的。美国经济技术的强大,日本能够后来居上,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他们广泛采用世界各国的技术专长,把世界上主要的先进技术集中起来。
------1979年1月1日《人民日报》社论
⑵从《人民日报》的社论可以看出,当时我国正在做出怎样的战略决策?这一战略决策是如何迈出第一步的?
材料三

(3)根据以上图片,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在各领域发生的历史性剧变。

思想是行动的先驱。历史上任何一次思想解放运动,都不同程度地推动了人类社会前进的步伐。
材料一春秋战国时期,鲁国尚儒学,是儒学的发展基地;齐地学术较为庞杂,阴阳五行学、道家之学、儒学都相当发达,楚地道学与词赋最具特色;三晋以法家与游说之士为盛……
——摘自邹逸麟《中国历史地理概述》
(1)材料一所陈述的史实反映了春秋战国时期在思想学术领域出现了怎样的局面
材料二:
师夷长技以制夷
——魏源
世道必进,后胜于今;物竞天择,适者生存。
——严复《天演论》
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建立民国,平均地权。
——同盟会纲领
“国人而欲脱蒙昧时代,羞为浅化之民也,则急起直追,当以科学与人权(民主)并重。”
——陈独秀《敬告青年》
(2)上述思想主张开启了近代中国经济、政治、思想领域里的哪些重大历史事件?
材料三分析图片,回答问题:

(3)上面这篇文章引发了一场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它为哪一会议的召开奠定了思想基础?
材料四 要坚持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方针政策,关键是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不坚持社会主义,不改革开放,不发展经济,不改善人民生活,只能是死路一条。基本路线要管一百年,动摇不得。
----1992年邓小平南巡时的讲话
(4)邓小平所说的“基本路线”是在党的哪一次会议上制定的?这一次讲话的历史影响是什么?

对历史人物的评价是一个永恒的历史课题。请根据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⑴秦始皇,有人说他是千古一帝,有人说他是残酷的暴君。对此你有什么看法?请用史实说明你的观点。
⑵这是唐朝皇帝武则天陵墓前的无字碑。作为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历史上称其统治为“政启开元,治宏贞观”。这句话应该怎样理解?
⑶ 清朝康熙帝六岁登基,在位六十年,政绩显赫,请问他为保卫国家领土完整,反抗外来侵略做了哪些努力?
⑷由此,你认为我们应该怎样科学正确的评价历史人物?

(12分)综合探究:政治思想文化领域的活动是人类社会生活的核心内容之一,探究中外政治思想文化发展的进程和重要内容,有助于我们进一步认识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情况。
【思想篇】

图一孟子老子墨子图二 但丁
⑴图一、图二分别让你能联想到哪些重大的思想运动?
【政治篇】

图三秦朝政治制度示意图图四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后权力示意图
⑵根据图三指出秦朝的政治制度是什么?根据图四,说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后建立了什么政治体制?
【改革篇】
材料一 及秦孝公用商君,坏井田,开阡陌,急耕战之赏,……倾邻国而雄诸侯。……至于始皇,遂并天下。
——《汉书·食货志上》
材料二如果说从平城到洛阳的北魏是汉化先行者,那么西魏、北周就是追随者。……北周政权,折射出中华民族历史重新走向全国统一的曙光。……隋朝的统一,建立在魏晋南北朝民族大融合的基础之上。
——《简明中国史读本》

材料三 1883年,日本人在东京的鹿鸣馆仿照西方国家的生活方式进行活动。
⑶据材料一,归纳“商君”改革的两项措施。据材料二,隋朝统一的基础是什么?比较材料一、二,两次改革的历史作用有何相同之处?
⑷材料三现象的出现,源于日本19世纪中期的哪一改革?反映了哪一改革措施?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