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历史证明:科技创新是引领历史发展的重要动力,但也会产生消极影响。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下面结构图揭示了第一次工业革命与世界历史发展间的关系。请各举一典型史实说明结构图中“自然科学”“思想解放”“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科学社会主义运动”的具体表现。(4分)

(2)阅读下面材料后回答:

①材料一提到了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哪些成果?(2分)材料二反映的历史现象最早出现在什么时期?(1分)这一历史现象的出现产生了怎样的影响?(1分)
②两则材料与结构图之间是什么关系?(1分)请以其中一则材料为例说明这种关系。(1分)
(3)根据上述学习和探究,你认为要实施科技创新应注意哪些问题?(分角度回答。2分)

科目 历史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日本明治维新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某校九年级(2)班学生要举办一次以“科技、战争与世界格局”为主题的图文展,请你全程参与此次活动。(本题14分)
(1)图一中英国与德国分属第一次世界大战前两大集团,强大的科技实力是其维持对峙的后盾,请以史实说明英国与德国在两次工业革命中的卓越表现?

(2)观察图二,协约国在巴黎和会上签署了处置德国的哪一条约?这一条约对一战后的哪一世界格局的形成产生了重大影响?
(3)图三是二战中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这次会议决定战后成立联合国,这次会议的名称是什么?图四的场景谁看了后比较震动,认为这是自己平生所犯的最大错误?

(4)综上所述,请你概括科技、战争与世界格局之间的关系。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本题16分)
材料一:很多人认为这种制度已经成为经济发展和国家生存的障碍。……为了保持俄罗斯的大国地位,1861年起,沙皇政府着手开始了一项改革计划。……社会改革为政府发起的工业化进程铺平了道路,使俄罗斯社会在十九世纪最后十年发生转型。
(1) 材料一中“这种制度”指的是当时俄国盛行的哪一制度?依据材料分析这一“社会改革”所起的历史作用?
材料二:1921年起,苏俄开始实行以实物税代替余粮收集制……纳税后剩余的一切粮食、原料和饲料,农民可以全权处理。
(2) 材料二是哪一政策在农业方面的具体体现?
材料三:苏联工业总产值由1927年的世界第5位上升到1937年的世界第2位,欧洲第1位;在全球工业总产量中所占的份额从大约2%上升到大约10%。
(3) 结合材料三回答,十年间促使苏联工业总产值迅速上升的重要方针举措是什么?
材料四:“苏联虽然号称‘最发达的社会主义国家’,但主要消费品长期供应不足,……经常需要凭票供应,暗藏了通货膨胀的危险,人民生活水平从革命前的居欧洲第五位下降到八十年代的居世界第八十八位。”——《全球通史》
(4)材料四中苏联人民生活水平下降与哪一模式有关?材料中哪一词语概括了这一模式在经济上的特征?
材料五:“在不同时期,只有那些根据自己的国情和时代的需要做出了正确战略判断的国家,才能获得历史的青睐。
——《大国崛起》解说词
(5)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说说美国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是怎样根据自己国情做出调整的?
(6)根据以上材料和问题的回答你有何感想?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本题14分)
材料一:18世纪中期到19世纪中期,蒸汽机引起了欧洲生产的革命,……英国引领了历史发展的潮流,取得了技冠群雄、傲视全球的辉煌成果。
(1) 材料一中“生产的革命”指什么?这次革命在生产关系上引起了什么变化?为什么说“英国引领了这一历史发展的潮流”?
材料二:

(2) 材料二中的发明创造分别是哪种新能源和新动力的应用?
材料三:自从全球涌现出发明和使用机器的热潮,烟囱、厂房、机器轰鸣声,打破了人们恬静的田园生活。……1827年,法国数学家富利埃提出二氧化碳的排放会使大气变暖,在他之后,瑞典学者阿伦尼乌斯提出了“温室效应”。
(3)依据材料三说明,在社会生产发展的同时,出现了什么问题?
(4)综合上述三则材料,谈谈你的认识。

美国首都华盛顿城市不大,人口也不算多,但它却吸引着世界的目光。近代以来,人们多次将目光聚集在这里。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本题16分)
材料一:美国某纪念塔内有一块中国人赠送的石碑,上写“开疆万里,乃不僭位号、不传子孙,而创为推举之法……”
(1) 材料一是对华盛顿什么历史功绩的高度评价?
(2) 在华盛顿纪念塔的对面是林肯纪念堂,根据所学知识你能说出林肯对美国历史所作出的贡献吗?
材料二:毛泽东指出:华盛顿会议使中国“回复到几个帝国主义国家共同支配的局面。”
列宁曾经评论说:“华盛顿会议为太平洋两岸的两个大国的下一场战争,埋下了第一批火种。”
(3) 毛泽东的话是针对哪一文件的签署指出的?列宁说的“太平洋两岸的两个大国”指哪两国?
材料三:签字各国保证运用军事和经济的全部资源同与之处于战争状态的轴心国及其仆从国家作战;相互合作,不与敌国单独缔结停战协定和和约。
(4)材料三出自哪一文件?这一文件的签署有怎样的重大意义?

材料一:见下图

材料二: 2009年,在丹麦哥本哈根召开的联合国气候大会上,为了保护人类的共同家园──地球,各国纷纷表示要发展低碳经济,以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中国外交部公布消息称,经过国务院决定,到2020年中国单位GDP的二氧化碳排放将比2005年减少40%—45%。
回答问题:
(1)图1中“引领时代”指的是谁?他的发明是什么?
(2)图1、2、3代表人类社会分别进入什么时代?
(3)哪些新能源能实现“环保又节能”?(举一列说明,2分)
(4)结合材料二,说说中国该如何处理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关系?(2分)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