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对一个“四分体”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有两个着丝点 | B.有四个DNA分子 | C.两对姐妹染色单体 | D.有四个染色体 |
下列有关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叙述,错误的是()
A.体温调节中下丘脑既是神经中枢,又参与体液调节 |
B.甲状腺激素可以促进神经系统的发育,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 |
C.血液中较高浓度的CO2可以刺激呼吸中枢,使呼吸加深加快 |
D.垂体是联系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枢纽 |
下列有关人体稳态与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A.维持稳态依赖于机体神经——体液的调节网络 |
B.人体内环境稳态的失调与外界环境无关 |
C.下丘脑不仅能分泌激素还能产生冷觉 |
D.分析内环境的成分可推知某种疾病的发病风险 |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血液中甲状腺激素增加时会促进垂体分泌促甲状腺激素 |
B.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取决于血浆中无机盐和蛋白质的含量 |
C.内分泌腺分泌的激素释放到内环境中,然后作用于靶细胞 |
D.淋巴中的淋巴细胞可以通过淋巴循环由锁骨下静脉汇入血液 |
某地区共同生活着具有捕食关系的甲、乙两种动物,两者的个体数长期保持稳定,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乙物种的灭绝必然导致甲物种的灭绝,反之亦然 |
B.在长期进化中,甲、乙两物种必然互为选择因素 |
C.甲物种基因的突变必然导致乙物种基因的突变,反之亦然 |
D.甲、乙个体数的长期稳定说明两个种群的基因频率没有改变 |
已知小麦中高秆对矮秆(抗倒伏)为显性,抗病对不抗病为显性。以纯合高秆抗病小麦和纯合矮秆不抗病小麦为亲本,培育矮秆抗病小麦,下列相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单倍体育种利用了花粉细胞具有全能性及秋水仙素能抑制纺锤体的形成等原理 |
B.杂交育种过程需要不断筛选、自交,直到矮秆抗病个体的后代不发生性状分离 |
C.利用射线、亚硝酸盐等处理矮秆不抗病小麦种子可实现人工诱变,但成功率低 |
D.育种中筛选过程实质上是通过自然选择实现种群中抗病基因频率的定向提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