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地区共同生活着具有捕食关系的甲、乙两种动物,两者的个体数长期保持稳定,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乙物种的灭绝必然导致甲物种的灭绝,反之亦然 |
| B.在长期进化中,甲、乙两物种必然互为选择因素 |
| C.甲物种基因的突变必然导致乙物种基因的突变,反之亦然 |
| D.甲、乙个体数的长期稳定说明两个种群的基因频率没有改变 |
5个卵原细胞和5个精原细胞,经过两次连续的细胞分裂,形成以下哪种结果()
| A.20个卵细胞和20个精子 | B.15个卵细胞和20个精子 |
| C.15个极体和20个精子 | D.5个卵细胞和5个极体 |
细胞核中的DNA分子数和染色体数相同的细胞是()
| A.刚形成的次级精母细胞 | B.初 级精母细胞 |
| C.处于有丝分裂中期的体细胞 | D.精细胞 |
现有甲、乙两株豌豆,甲为黄色豆荚(A
A)、黄色子叶(BB),乙为绿色豆荚(aa)、绿色子叶(bb),这两对性状独立遗传。由于害虫导致乙的雄蕊破坏,通过杂交后,乙所结种子再种下去,则长出的植株所结豌豆的豆荚及子叶表现型之比分别为()
A、绿:黄="1:0" 黄:绿="3:1" B、黄:绿="1:0" 黄:绿=3:1
C、黄:绿="3:1" 黄:绿="3:1" D、黄:绿="1:0" 黄:绿=9:3=3:1
控制两对相对性状的基因自由组合,如果三对组合的F2的分离比分别为9:7,9:6:1和15:1,那么F1与双隐性个体测交,得到的分离比分别是()
| A.1:3,1:2:1和3:1 | B.3:1,4:1和1:3 |
| C.1:2:1,4:1和3:1 | D.3:1,3:1和1:4 |
黄色圆粒和绿色圆粒豌豆杂交,其子代的表现型统计结果如图所示,则杂交后代中新表现型个体占的比例为()
A.![]() |
B.![]() |
C.![]() |
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