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2月3日晚,由中央电视台举办的《感动中国》2011年度人物评选结果揭晓,朱光亚、刘金国、杨善洲等人获得《感动中国》年度人物荣誉。此外,走过10年的《感动中国》活动还特别向以白方礼老人为代表的长年热心公益事业而未能获得荣誉称号的所有爱心人士致敬。阅读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联系所学知识,评价他们的行为。
(2)你参加过哪些公益活动?参加公益活动有什么意义?
(3)怎样用实际行动向白芳礼等人学习?(至少答出两个方面,4分)
刘洪安得知食用油反复加温会产生大量有害物质后,毅然决定从2010年起,使用一级大豆色拉油炸油条,坚持每天一换。他的早餐店“刘家豆腐脑”的招牌上,醒目地写着“安全用油、杜绝复炸”标语。为向顾客证明自己是用新油,特意贴出鉴别复炸油的方法,放一把“验油勺”,供顾客随时检验。自此,刘洪安的“良心油条”生意门庭若市,在保定市引发了一股“做良心餐饮”的热潮。2012年5月11日,《保定晚报》刊登《大学生自谋职业吆喝卖“良心油条”》消息,更多市民前来排队购买良心油条。
他的视频播发到网络后,引起了多家媒体关注,引起了广大网民“热捧”,亲切地称他为“油条哥”。2012年12月,“油条哥”餐饮管理有限公司在保定正式成立。2013年3月28日,第一家分店“油条哥仁和店”正式开业,迈出了扩大“良心油条”经营规模的实质性一步。
刘洪安荣获全国先进个体工商户、河北省道德模范、2012年感动河北人物等荣誉称号,入选“中国好人榜”。
(1)炸油条,一个简单的小生意竟然让刘洪安做成家喻户晓的品牌早餐店,还扩大规模,开了分店,门庭若市,生意兴隆。其秘诀何在?
(2)生活即道德。“油条哥”刘洪安的事迹对我们做人做事有哪些重要的道德启示?
《中国青年报》青春热线与中青在线、问卷网联合推出的调查显示,超过70%的受访者与父母发生最大冲突的年龄段,主要集中在12到25岁之间,也就是从中学阶段开始,一直持续到初入职场。90%的受访者表示,与父母发生冲突的焦点事件,主要体现在父母总是过多地干涉自己的生活,以及在家庭琐事上意见不一致。尽管有40%的受访者与父母能够平等相处,遇事协商,也有33%的受访者表示,大事都要父母拿主意。
家,本是温馨的港湾。而在我们年轻气盛之时,总不可避免地爆发一些“亲子冲突”,烟云密布。请结合《思想品德》课所学,回答下列问题。
(1)为何在我们年轻气盛之时,家庭中容易爆发“亲子冲突”?
(2)我们该如何搭建起亲子心灵沟通的“桥梁”,尽力减少冲突、消解弥漫的“战争烟云”?
中国青少年研究所对日本、美国和中国学生进行“最受尊敬的人是谁?”的问卷调查。日本学生心目中首选是父亲,其次是母亲;美国学生的选择排序稍有变化,首选是父亲,母亲是第三;中国学生的父母被无情地挤出了前三位,排在了第十名以后。这一结果让中国学生的父母感到十分意外。为此,某校七年级(9)班决定开一个“实现亲子和谐”的主题班会。请你为参与这次班会做好以下材料准备:
(1)请你写出父母让你最敬佩或者最欣赏的具体表现。(至少写出三点)
(2)你认为中国父母被无情挤出前三位,排在第十名以后的原因可能有哪些?
(3)有一首诗:“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请你用所学知识谈谈这首诗蕴含了哪些道理?(至少写出三点)
课堂上有同学为大家朗读了一篇德育美文:儿子当时11岁,非常喜爱各种可爱的小动物。一个黄昏,他跟父亲在水边芦苇地旁散步。一只丹顶鹤幼雏挪着步子从芦苇里钻出来,多神气的小家伙!儿子兴奋起来,趁那小家伙不备,一下子将它抓在了手里。儿子一边抚摩着小家伙的头,一边回头看父亲:“带它回家吧!”“你必须放掉它。”父亲说,“它是国家法律规定的保护动物,你不能占为己有。”“为什么不可以?”儿子很不情愿地大嚷起来,“让我照顾它几天!”儿子看看四周没有人,不会有人知道他们带回一只丹顶鹤的幼雏。但从父亲斩钉截铁的口气中知道,这个决定丝毫没有商量的余地,他只好慢吞吞地蹲下来依依不舍地放了那小家伙。
经过讨论,同学们形成了以下两种观点:
A.父亲令人敬佩,在无人知晓时能坚持要求儿子遵守法律规定。
B.父亲过于苛刻,照顾丹顶鹤幼雏不会损害他人或社会利益,可以让儿子带它回家。
上面两种观点中,你赞成谁的观点?请说明你的理由。(赞成与否,都要尽可能详细说明理由)
小丽是一位七年级中学生,但她小小年纪却遭遇了很多的困难和挫折。去年三月,爷爷因病去世;去年九月,父亲遭遇意外事故,不幸变成残疾;今年五月,母亲被单位裁员下岗,家庭生活困难;今年十月,弟弟经医院确诊患上肺结核。在重重打击下,小丽时常感到剧烈的头疼,学习成绩严重下滑。她情绪十分低落,甚至想放弃学业。
阅读材料后,请你回答:
(1)中学生小丽面临哪些困难和挫折?
(2)假如你是小丽最好的朋友,你准备怎样帮助她呢?(至少回答三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