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图是重要的历史课程资源。下列两幅地图反映了民主革命时期革命重心由南方转移到北方,与其相关的因素是( )
①中国革命性质的变化 ②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
③中共中心任务的变化 ④中国社会性质的变化
A.①④ | B.①②③ | C.②③ | D.②③④ |
《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规定:“一旦缔约国任何一方受到日本或与日本同盟的国家之侵袭因而处于战争状态时,缔约另一方即尽其全力给予军事及其他援助。”1989年中苏关系正常化后,两国未再签订类似条约。这主要是因为
A.双方的战争威胁消失 | B.苏联很快解体 |
C.世界多极化趋势加强 | D.中国奉行不结盟政策 |
罗家伦在《凯歌》中写道:“祝捷的炮像雷声响,满街的爆竹,烟火飞扬。漫山遍野是人浪!笑口高张,热泪如狂。”诗人描绘的狂喜情形之所以出现是因为抗日战争的胜利
①使中国结束了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的屈辱历史
②结束了一百多年来帝国主义奴役中华民族的历史
③是中国人民第一次取得的反帝斗争的完全胜利
④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④ | D.③④ |
“不动摇、不懈怠、不折腾”是胡锦涛同志在纪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30周年大会的讲话中一个引人注目的亮点。其中“不折腾”是对历史事件教训的吸取,这样的事件包括
A.一国两制 | B.三大改造 |
C.文化大革命 | D.多党合作 |
大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对民主革命道路进行了新的探索。其主要内容是
A.领导工人阶级进行武装斗争 |
B.建立根据地,形成“工农武装割据”局面 |
C.联合各革命阶级建立统一战线 |
D.纠正“左”倾错误,促进革命形势发展 |
鲁迅先生说:“中国现代社会的情况,只有实地的革命战争。一首诗吓不走孙传芳,一炮就把孙传芳轰走了。”这里的“一炮”指的是
A.武昌起义 | B.广州起义 |
C.北伐战争 | D.南昌起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