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清文献通考》卷33载,“(顺治四年)户部议复两广总督佟养甲疏言:‘佛朗西国人寓居濠镜澳,以其携来番货与粤商互市,盖已有年。后深入省会,至于激变,遂行禁止。今督臣以通商裕国为请,然前事可鉴,应请仍照前明崇祯十三年禁其入省之例,止令商载货下澳贸易可也。’上从之。”这段记载充分说明(   )

A.明末对外封闭政策在清初得到延续
B.清朝认识到开放澳门市场可以“裕国”
C.清廷中开放派的主张得到暂时推行
D.清朝前期只准许在澳门与外商贸易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自由放任经济政策的失败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1910年,对23个主要城市金融机构的调查结果表明:工商企业贷款平均年利率近15%,广州更高达36%,远高于同时期欧美国家。这种现象带来的主要后果是()

A.阻碍区域经济交流 B.政府外债急剧增加
C.制约民族工业发展 D.金融机构无序竞争

从1840年开始,西方列强不断侵华。鸦片战争后,英国提出“协定关税”;甲午中日战争后,日本提出“在华设厂”,其共同点是()

A.促进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基本形成
B.适应了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阶段性要求
C.为资本主义国家商品输出创造有利条件
D.为资本主义国家资本输出提供有利条件

中国最早革命的主体力量是海外的留学生群体,还有一部分海外华侨和会党,与当时中国的普通民众没有太大的关系,更谈不上“主义”深入底层老百姓的问题。中国革命最终还是从“精英革命”
转向了开始重视深入民众的“平民革命”,开始指的是()

A.国民革命运动 B.南昌起义 C.井冈山革命道路开辟 D.抗日战争

美国《时代》周刊曾这样报道:“对西方而言,这一事件已是巨大灾难;对共产主义而言,这是自俄国革命以取得的最伟大胜利;对大多数中国人而言,这样将意味着和平。”文中“这一事件”
隐含着作者某种强烈的价值判断的是()

A.中国赢得民族抗战伟大胜利
B.新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
C.重庆谈判签订“双十协定”
D.解放战争即将取得最终胜利

2015年,《南京大屠杀档案》正式列入《世界记忆遗产名录》,标志着南京大屠杀史实从“中国记忆”上升到“世界记忆”。下列各项可以成为最有力证据的是()

A.屠杀现场遗迹 B.侵华老兵战争回忆
C.历史文献记载 D.幸存者的控诉材料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