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研究桑叶提取液对患糖尿病小白鼠的降血糖效果,研究小组进行了如下实验:①测定各组小白鼠的起始血糖浓度;②丙组小白鼠灌喂桑叶提取液2毫升/天,甲组和乙组小白鼠灌喂等量蒸馏水;③其它外部条件相同且适宜,连续灌喂4周后测定各组小白鼠的血糖浓度.实验数据记录如表:
组别 |
小白鼠状况 |
数量/只 |
起始血糖浓度/毫摩•升﹣1 |
4周后血糖浓度/毫摩•升﹣1 |
甲 |
健康 |
10 |
3.85 |
3.94 |
乙 |
患糖尿病 |
10 |
19.46 |
19.00 |
丙 |
患糖尿病 |
10 |
18.62 |
10.12 |
请回答:
(1)在实验中,每组选取10只小白鼠而不用1只,目的是
(2)通过上述实验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为证明细菌对植物遗体的分解作用,某小组的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 将同一种树的落叶分成甲乙两组,将甲乙两组都进行灭菌处理,甲组放在无菌条件下, 乙组接种细菌后也放在无菌条件下。实验过程中滴加蒸馏水,使树叶保持湿润。
请根据上述实验方案回答下列问题:
(1)该实验中的变量是。
(2)在该实验方案中,设置甲组的目的是。
(3)若按该方案进行实验,得出了“细菌对植物遗体具有分解作用”这一结论时,观察到的实验现是。
在探究蚯蚓的运动中,我们将蚯蚓分别放在糙纸和玻璃版上,发现蚯蚓在玻璃版上运动的速度比在糙纸运动的速度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观察过程中,你如何保证蚯蚓能正常呼吸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后将蚯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为了探究种子的萌发,某生物兴趣小组作了如下实验:将蚕豆种子放在培养皿内的棉花上,种子上面盖上一层纱布,然后进行以下四组实验。请你根据表格中提供的数据和结果回答问题。
实验 |
棉花状态 |
温度 |
空气 |
发芽率 |
A |
干燥 |
23° |
接触 |
0 |
B |
潮湿 |
23° |
接触 |
100% |
C |
潮湿 |
-5° |
接触 |
0 |
D |
水中 |
23° |
隔绝 |
0 |
(1)选择A、B两组的实验变量是。
(2)选择D、B两组实验可以证明蚕豆种子萌发是否需要。
(3)实验D与实验A不能进行对照,原因是这一对实验有关的操作中,有个不同的因素,没有遵循控制的原则。
(4)在学习科学探究中,下列有助于将来取得科学成就的是()
A.认真和严谨的科学态度
B.勇于创新的精神
C.勇于挑战前人的观点
D.以上都对
生物学家曾做过这样的实验:把章鱼(软体动物)放入大鱼缸里,中间放一块玻璃板将鱼缸隔成两部分,其高度低于鱼缸的高,使章鱼能从鱼缸的一侧越过玻璃板游向另一侧,将食物如小虾放入远离章鱼的那一端,当它看见食物时,只是扑玻璃板,在玻璃板上乱碰,不会绕过玻璃板去捕捉。多次碰撞之后,才能越过障碍捕捉到小虾。在做狗越过障碍取得食物的实验时,看到狗较快地学会绕道;而猴子只要一次就学会绕道而获得食物。
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在上述实验中,章鱼、狗和猴子越过障碍而获取食物都属于学习行为。这是动物在___________的基础上,通过环境因素的作用,由_________和__________而获得的行为。
(2)上述实验证明,动物越_______,学习能力____________,学习行为越复杂。
图甲、乙表示两块载玻片,分别在载玻片两端各滴一滴草履虫培养液,并使两滴培养液连通,当在两侧载玻片右侧培养液的边缘分别放一粒食盐和一滴肉汁,分析可能出现的现象。
(1)在甲、乙载玻片的下方的()内用箭头表示草履虫移动的方向。
乙()
(2)该实验说明生物体(如草履虫)对外界的刺激能作出一定的_________,这是生物的基本特征。
(3)单细胞生物与人类关系密切,它们能①形成赤潮、②寄生在人体内、③净化水体、④作为鱼类的天然饵料。其中对人类有用的是。(填序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