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下表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请针对表中所列标号为①~⑩的元素回答下列问题。

(1)非金属性最强的元素是______(填元素符号,下同),形成化合物种类最多的元素是____________。
(2)第三周期元素除⑩外原子半径最小的是______(填元素符号),这些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中碱性最强的是__________(填化学式,下同),具有两性的是____________。
(3)⑤⑥⑦单质的活泼性顺序为______>______>______(填元素符号),判断的实验依据是_______(写出一种)。

科目 化学   题型 简答题   难度 困难
知识点: 金刚石、二氧化硅等原子晶体的结构与性质的关系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甲烷选择性氧化制备甲醇是一种原子利用率高的方法。回答下列问题:

(1)已知下列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

3O2g)═2O3g)ㅤK1ㅤΔH1285kJmol1

2CH4g+O2g)═2CH3OHl)ㅤK2ㅤΔH2=﹣329kJmol1

反应CH4g+O3g)═CH3OHl+O2g)的ΔH3   kJmol1,平衡常数K3   (用K1K2表示)。

2)电喷雾电离等方法得到的M+Fe+Co+Ni+等)与O3反应可得MO+MO+CH4反应能高选择性地生成甲醇。分别在300K310K下(其他反应条件相同)进行反应MO++CH4M++CH3OH,结果如图所示。图中300K的曲线是    (填“a”或“b”)。300K60sMO+的转化率为    (列出算式)。

3MO+分别与CH4CD4反应,体系的能量随反应进程的变化如图所示(两者历程相似,图中以CH4示例)。

(i)步骤Ⅰ和Ⅱ中涉及氢原子成键变化的是    (填“Ⅰ”或“Ⅱ”)。

ii)直接参与化学键变化的元素被替换为更重的同位素时,反应速率会变慢,则MO+CD4反应的能量变化应为图中曲线    (填“c”或“d”)。

iiiMO+CH2D2反应,氘代甲醇的产量CH2DOD    CHD2OH(填“>”“=”或“<”)。若MO+CHD3反应,生成的氘代甲醇有    种。

BaTiO3是一种压电材料。以BaSO4为原料,采用下列路线可制备粉状BaTiO3

回答下列问题:

(1)“焙烧”步骤中碳粉的主要作用是    

2)“焙烧”后固体产物有BaCl2、易溶于水的BaS和微溶于水的CaS。“浸取”时主要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3)“酸化”步骤应选用的酸是    (填标号)。

a.稀硫酸

b.浓硫酸

c.盐酸

d.磷酸

(4)如果焙烧后的产物直接用酸浸取,是否可行?其原因是    

5)“沉淀”步骤中生成BaTiOC2O42的化学方程式为    

(6)“热分解”生成粉状钛酸钡,产生的 n C O 2 : n CO =    

玻璃容器被下列物质沾污后,需要洗涤。如洗涤方法属于物理方法的,请写出所需试剂;洗涤原理属于化学反应的,写出有关反应的离子方程式;若无法用试剂使容器复原者,请说明原因。
(1)盛石灰水后的沾污:
(2)碘的沾污:
(3)硫的沾污:
(4)长期盛强碱溶液的试剂瓶变“毛”了。

盐酸、硫酸和硝酸是中学阶段常见的“三大酸”。现就硫酸、硝酸与金属铜反应的情况,回答下列问题:
(1)工业上制备硫酸铜是利用废铜屑经灼烧后,在加热情况下跟稀硫酸反应,有关的化学方程式是: (两个);不采用铜跟浓硫酸反应来制取硫酸铜的原因是 (答两点)
(2)在一定体积的10 mol·L-1的浓硫酸中加入过量铜片,加热使之反应,被还原的硫酸为0.9 mol。则浓硫酸的实际体积 (填“大于”、“等于”或“小于”)180 mL。
(3)若使剩余的铜片继续溶解,可在其中加入硝酸盐溶液(如KNO3溶液),则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4)将8 g Fe2O3投入到150 mL某浓度的稀硫酸中,再投入7 g铁粉,充分反应后,收集到1.68 L H2(标准状况),同时,Fe和Fe2O3均无剩余,为了中和过量的硫酸,且使溶液中铁元素完全沉淀,共消耗4 mol·L-1的NaOH溶液150 mL。则原硫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甲醇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在工业生产上的应用十分广泛。
(1)利用太阳能或生物质能分解水制H2,然后可将H2与CO2转化为甲醇。
已知:光催化制氢:2H2O(l)==2H2(g)+O2(g) ΔH=+571.5 kJ/mol
H2与CO2耦合反应:3H2(g)+CO2(g)==CH3OH(l)+H2O(l) ΔH=-137.8 kJ/mol
则反应:2H2O(l)+CO2(g) ="=" CH3OH(l)+3/2O2(g)的ΔH kJ/mol
你认为该方法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有
a. 开发高效光催化剂
b. 将光催化制取的H2从反应体系中有效分离,并与CO2耦合催化转化
c. 二氧化碳及水资源的来源供应
(2)工业上由甲醇制取甲醛的两种方法如下(有关数据均为在298 K时测定):
反应I:CH3OH(g)=HCHO(g)+H2(g) ΔH1=+92.09kJ/mol,K1=3.92×10-11
反应II:CH3OH(g)+1/2O2(g)=HCHO(g)+H2O(g) ΔH2=-149.73 kJ/mol,K2=4.35×1029
①从原子利用率看,反应(填“I”或“II”。下同)制甲醛的原子利用率更高 。从反应的焓变和平衡常数K值看,反应 制甲醛更有利。(原子利用率表示目标产物的质量与生成物总质量之比。)

②右图是甲醇制甲醛有关反应的lgK(平衡常数的对数值)随温度T的变化。图中曲线(1)表示 (填“I”或“II”)的反应 。
(3)污水中的含氮化合物,通常先用生物膜脱氮工艺进行处理,在硝化细菌的作用下将NH4氧化为
NO3(2NH4++3O2=2HNO2+2H2O +2H+;2HNO2 +O2=2HNO3)。然后加入甲醇,甲醇和NO3反应转化为两种无毒气体。
①上述方法中,1 g铵态氮元素转化为硝态氮元素时需氧的质量为 g。
②写出加入甲醇后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4)某溶液中发生反应:A2B+C,A的反应速率v(A)与时间t的图象如图所示。若溶液的体积为2L,且起始时只加入A物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表示0~2min内A的物质的量浓度的减小值
B.反应开始的前2min,A的平均反应速率小于0.375mol・L-1・min-1
C.至2min时,A的物质的量减小值介于0.5mol至1mol之间
D.至2min时,B的物质的量浓度c(B)介于1~1.5mol・L-1之间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