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物A可以通过不同的反应得到B和C:
(1)A的分子式为 ,C的含氧官能团名称为 。
(2)A制取B的有机反应类型为 ;A制取C的化学方程式为: 。
(3)A发生消去反应后产物的结构简式为 ,A分子中一定共面的碳原子有 个。
现有A、B、C、D、E、F六种化合物,已知它们的阳离子有
阴离子有
现将它们分别配成
的溶液,进行如下实验:
①测得溶液A、C、E呈碱性,且碱性为A>E>C;
②向B溶液中滴加稀氨水,先出现沉淀,继续滴加氨水,沉淀消失;
③向D溶液中滴加
溶液,无明显现象;
④向F溶液中滴加氨水,生成白色絮状沉淀,沉淀迅速变成灰绿色,最后变成红褐色。
根据上述实验现象,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②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2)E溶液是,判断依据是
;
(3)写出下列四种化合物的化学式:A、C、
D、F.
A、B、C、X均为中学常见的纯净物,它们之间有如下转化关系(副产物已略去)。
(1)若X是空气中存在的强氧化性无色气体单质,则A可能是___________(填序号)
a.C b.Na c.S d.Al
(2)若X是日常生活中最常用的金属单质,A是气体单质,向C的水溶液中滴加AgNO3溶液,产生不溶于稀HNO3的白色沉淀,X在气体A中燃烧产生棕黄色的烟。
B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为:,
C溶液中加入NaOH溶液后产生的现象是, 方程式为。
(16分)
(1)实验室少量的金属钠保存在中,取用时用到的仪器和用品有, 剩余的钠应;将一小块钠投入到硫酸铜溶液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观察到的现象为(填写标号)。
a.钠浮在液面上四处游动b.钠融成了一个闪亮的小球
c.溶液中有蓝色沉淀生成 d.溶液中有红色固体析出
(2)实验室制氯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氯气为有毒气体,需用氢氧化钠溶液进行尾气处理,请完成该离子方程式, 该原理还可用于工业制。
(3)下列物质既能与酸反应,又能与碱反应的是
a. Al b. Mg c. CH3COONH4 d. NaHCO3 e. Al2O3
科学家一直致力于“人工固氮”的方法研究。
(1)目前合成氨的技术原理为:
该反应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
①在反应体系中加入催化剂,反应速率增大,E2的变化是:。(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②将一定量的N2(g)和H2(g)放入2L的密闭容器中,在500℃、2×107Pa下发生如下反应:
5分钟后达到平衡,测得N2为0.2 mol,H2为0.6 mol,NH3为0.2 mol。氮气的平均反应速率v(N2)=,H2的转化率为,该反应在此温度下的化学平衡常数为。(后两空保留小数点后一位)
③欲提高②容器中H2的转化率,下列措施可行的是。
A.向容器中按原比例再充入原料气 |
B.向容器中再充入惰性气体 |
C.改变反应的催化剂 |
D.液化生成物分离出氨 |
(2)1998年希腊亚里士多德大学的两位科学家采用高质子导电性的SCY陶瓷(能传导H+),从而实现了高转化率的电解法合成氨。其实验装置如图所示。阴极的电极反应式为。
(3)根据最新“人工固氮”的研究报道,在常温、常压、光照条件下,N2在催化剂(掺有少量Fe2O3和TiO2)表面与水发生下列反应:
进一步研究NH3生成量与温度关系,常压下达到平衡时测得部分实验数据如下:
T/K |
303 |
313 |
323 |
NH3生成量/(10-6mol) |
4.8 |
5.9 |
6.0 |
此合成反应的a0。(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现有浓度均为0.1 mol/L的下列溶液:①硫酸②醋酸③氢氧化钠④氯化铵⑤硫酸铝⑥碳酸氢钠。请回答下列问题:
(1)①②③④四种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H+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填序号)。
(2)已知T℃,Kw = 1×10-13,则T℃25℃(填“>”、“<”、“=”);在T℃时,将pH=11的③溶液a L与pH = 2的①溶液b L混合(忽略混合后溶液体积的变化),若所得溶液的pH = 10,则a:b = 。
(3)将⑤溶液和⑥溶液混合时,可看到的实验现象是,产生该现象的原因是(用离子方程式解释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