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实验小组利用如图所示的电路探究“影响导体电阻大小的因素”的实验,将a、b、c、d四段导体分别接入电路.经过测量,得到下表所示数据.
导体代号 |
长度/m |
横截面积/mm2 |
材料 |
电流大小/A |
a |
0.5 |
0.4 |
锰铜合金 |
0.20 |
b |
0.5 |
0.4 |
镍铬合金 |
0.16 |
c |
0.5 |
0.2 |
镍铬合金 |
0.08 |
d |
1.0 |
0.2 |
镍铬合金 |
0.04 |
(1)实验中,通过比较电路中 的大小,判断导体电阻的大小;
(2)为探究导体电阻与导体材料的关系,应控制 和 相同,材料不同的导体进行实验;
(3)选取导体 (填导体代号)对比可知:导体电阻大小与导体横截面积有关.
探究导体的电阻跟导体长度的关系的电路如图甲所示,通过移动导线夹可改变接入电路中电阻丝的长度。
(1)请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电路实物图补充完整;
(2)实验采取了如下操作步骤,其合理的顺序是(填序号);
A.将导线夹移到某一适当位置; |
B.调节滑动变阻器,使电流表和电压表的示数为某一适当值; |
C.记录电流表和电压表的示数,并用刻度尺测量接入电路中电阻丝的长度; |
D.连接电路; |
E、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移到最左端;
F、闭合开关;
G、改变接入电路中电阻丝的长度,再测量几次;
(3)某次测量时,电压表的示数如图乙所示,则电压为V;若要使电压表示数增大,应将导线夹向移动。
(4)将所测得的数据进行处理后,作出电阻丝的电阻与长度的关系图象如图丙所示。分析图象可得出,导体的电阻与长度的关系是。
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蜡烛、凸透镜、光屏在光具座上的位置如图所示.
(1)其中明显还需要调整的是。调整后恰好能从光屏上观察到倒立、(选填“缩小”或“放大”的实像,该成像特点可作为的原理(选填“照相机”或“电影放映机”).
(2)此时,小明拿来一只眼镜放在蜡烛和凸透镜之间,且较靠近凸透镜.结果,光屏上原来清晰的像变模糊了,他只将光屏向远离凸透镜的方向移动适当距离时,又在光屏上观察到蜡烛清晰的像.由此可见,这只眼镜是(填“凸”或“凹”)透镜,戴这种眼镜人的眼睛的缺陷是(选填“近视”或“远视”).
同学利用电压表和电流表测量电阻R1的阻值(约9Ω左右),电源选用两节干电池。
(1)按图甲电路,将图乙中电流表正确连入电路
(2)该同学检查电路连接正确,合上开关,可是无论怎样移动滑片,电压表示数总为3v不变,你认为发生故障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或___________________。
(3)清除故障后,小明将滑片P向左滑动时,电压表示数将________(填“增大”、“减小”、“不变”),当P滑到某一位置时,两表读数如图丙所示,由此可知R=____Ω。你认为这个结果可靠吗?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明和小丽在研究导体中电流与导体两端电压的关系时,除了电源(3v)、开关、导线、电流表、电压表、滑动变阻器外,还有可供选择的(A)定值电阻;(B)小灯泡.
(1)为了完成研究还应选择的器材(填序号) ;理由是: .
(2)用笔划线完成图中的实物电路连接(你所选的器材在图中用接线板代替),并使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最大.
(3)小明通过实验得出了下表(一)中的数据,请读出图中两表的示数,记在表中最后一列的空格处.
表(一)
电压U/V |
0.5 |
1.0 |
1.5 |
2.0 |
|
电流I/A |
0.05 |
0.1 |
0.15 |
0.2 |
(4)小丽通过实验得出了下表(二)中的数据,并且通过分析实验数据得出了:“在电阻一定时,导体中的电流随电压的增大而减少”的结论.小明观察并检查了小丽所连接的电路后,告诉小丽…. 你认为原因可能是 .
表(二)
电压U/V |
0.5 |
1.0 |
1.5 |
2.0 |
电流I/A |
0.25 |
0.2 |
0.15 |
0.1 |
如图是探究影响浮力大小因素的实验.
(1)为了观察圆柱体逐渐放入水中时的浮力变化情况,弹簧测力计吊着圆柱体要匀速、缓慢向下放,使圆柱体处于________状态.
(2)测出圆柱体的重力为5N,根据图中弹簧测力计示数,可知此时圆柱体受到的浮力为______N.
(3)实验时应先测圆柱体的重力,再放入水中测浮力.改变操作先后顺序会使浮力的测量结果偏_________.
(4)探究完浮力和液体密度、排开液体体积的关系后,还想探究浮力是否和物体所受的重力有关.请简述你的实验方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