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红为水鹏表演了一个“水火相融”的小魔术。她先用一块透明的薄玻璃板将桌子分割成甲、乙两个区域后,再用一块不透明的挡板将乙区域分割成两部分。小红在甲区域内放置了一个盛满水的烧杯,且里面浸没着一支蜡烛A,并在乙区域挡板后的指定位置放置蜡烛B,准备就绪后,小红请小鹏坐在乙区域一侧的某处P(如图所示),并迅速将乙区域已准备好的蜡烛B点燃,在小红一只手麻利地在小鹏跟前绕过的同时,另一只手悄悄地将挡板拉开一个缝隙MN,当小鹏沿着小红的手指望向蜡烛A时,奇迹出现了:蜡烛A竟然在水中燃烧了!
(1)若实验中完全相同的蜡烛A和B到薄玻璃板的垂直距离分别为S1和S2,则S1 S2(选填“>”、“<”或“=”)
(2)小鹏之所以能看到“水火相融”的奇迹,是因为他看到的燃烧的蜡烛A实际上是蜡烛B通过薄玻璃所成的等大的、 、 像。
噪声是一种严重的环境污染,小明想比较几种材料(毛衣、报纸、棉花、泡沫塑料)的隔音性能,来选择一种隔音性能好的材料做耳罩的填充物,实验器材除了待检测的材料外,还有:音叉、机械闹钟、鞋盒.
(1)本实验中适合做声源的是_______________.
(2)小明将声源放入鞋盒内,在其四周塞满待测材料,再盖上盒盖,他设想了两种实验比较方案,你认为最佳的是_______.
A.让人站在距鞋盒一定距离外,比较所听见声音的响度
B.让人一边听声音,一边向后退,直至听不见声音为止,比较此处距鞋盒的距离
(3)下面的表格是为了上述两种实验方案而设计的,其中与方案B对应的是表_______.

(4)待测材料隔声性能由好到差的排列顺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明同学在做完“观察水的沸腾”实验后又进一步研究了沸水自然冷却过程中温度随时间的变化情况,将实验数据记录在下表中:
| 时间/min |
0 |
5 |
10 |
15 |
25 |
35 |
45 |
55 |
65 |
| 温度/℃ |
100 |
71 |
55 |
45 |
35 |
28 |
24 |
22 |
22 |

(1)从表格中的数据可知环境的温度为℃
(2)请在右面坐标图中通过描点画出上述温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
(3)根据图像,你发现的规律是:。
(4)如果有一天你要喝一杯奶茶,可以有两种方法供你选择:
①先将滚烫的热茶冷却5 min,然后加一匙冷牛奶;
②先将一匙冷牛奶加进滚烫的热茶中,然后冷却5 min;
结合本次探究,你认为方法的冷却效果更好。
用温度计测量烧杯中水的温度,下图所示的几种做法中正确的是()
在观察水的沸腾的实验中,某个小组观察到沸腾前和沸腾时的气泡在上升过程中的两种情况,如图所示,则图是沸腾前的情况。
该小组还得到下列的实验数据(见下表)
| 时间/min |
0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 温度/℃ |
60 |
70 |
80 |
90 |
95 |
99 |
99 |
97 |
99 |
99 |
99 |
99 |
(1)从记录的数据看出,第min时的数据明显有错误。
(2)从记录的数据可知水的沸点是℃。沸腾的规律是______________
(3)实验得到的结论与水在标准大气压下的沸点100℃有明显的差异,其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 (至少填一种)
(4)根据记录的数据画出其温度与时间的关系如图中图线a所示,若其他条件不变,仅将水的质量增加,则温度与时间的关系图线正确的是()
A.a B.b C.c D.d
固体在液体中所受的浮力大小跟什么因素有关?在进行该问题的实验探究时,小李根据自己的经验感受,提出:“在同种液体中,固体所受的浮力大小跟排开液体的体积成正比。” 现有实验器材:测力计、多个相同的钩码、高度足够的烧杯、水。请你根据提供的器材设计一个实验验证小李的猜想。简明陈述实验步骤并写出实验记录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