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分)小凡同学在4块相同的玻璃板上各滴一滴质量相同的水,进行如下图所示的实验探究,得出水蒸发快慢与水的温度、水的表面积和水面上方空气流动快慢有关.
(1)通过A、B两图的对比,可以得出水蒸发快慢与水的 有关.
(2)通过 两图的对比,可以得出水蒸发快慢与水的温度有关.
(3)小凡同学猜想水蒸发快慢还可能与水的质量有关,于是继续进行了如下探究:在相同环境下的两块相同的玻璃板上分别滴上一滴和两滴水(如下图).结果发现甲图中水先蒸发完,于是他得出结论:水蒸发快慢与水的质量有关,水的质量越小蒸发越快.从实验设计环节看,他没有控制水的 (质量/表面积)相同;从得出结论环节看,“根据谁先蒸发完,判断谁蒸发快”是否正确? (正确/不正确).
给美人鱼设计眼镜:阅读鱼的眼睛的资料,为美人鱼设计一副能在陆地上看报纸的眼镜.
鱼的眼睛
在清亮的水中,睁开眼睛,你会发现,一切都模糊不清.这是因为光从水中进入眼睛,会减弱眼的折射能力,使像成在视网膜的后面.所以,生活在水中的鱼,为了能在水中看清物体,鱼眼的晶状体比人眼的晶状体要凸得多,近似球形,鱼以此来增强它折射光的能力.
假设美人鱼的晶状体是由玻璃制成的,光从水中斜射入玻璃和光从空气斜射入玻璃中的光路如图所示.
请根据以上情况分析,美人鱼来到陆地上应配戴什么眼镜.
在探究“近视眼的形成原因和矫正方法”时,冰蓉同学选择了如下器材:蜡烛(模拟所视物)、水凸透镜(模拟人眼晶状体,并与注射器相连)、光屏(模拟人眼视网膜)、光具座等.(注:水凸透镜的凸起程度可以通过注射器注入或吸取水的多少来调节.)
(1)她安装并调整好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将点燃的蜡烛置于透镜前某一位置时,在光屏上得到了烛焰清晰的像;当向水凸透镜内注入水,使透镜更凸后,发现光屏上已无烛焰清晰的像,若要在光屏上再次得到烛焰清晰的像,应在水凸透镜前放置一块______透镜;若撤去放置的透镜,应将光屏_______(选填“靠近”或“远离”)水凸透镜,才能得到清晰的像.
(2)根据上述实验,可知近视眼的形成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在利用光具座进行凸透镜成像的实验探究中:
(1)如图甲所示,一束平行于凸透镜主光轴的光线经过凸透镜后,在光屏上形成了一个
最小、最亮的光斑.由图可知,凸透镜对光线具有________作用,该凸透镜的焦距是 ________cm.
(2)将蜡烛、凸透镜、光屏依次放在光具座上,点燃蜡烛后,无论怎样移动光屏都不能在光屏上得到像,请你指出其中一条可能的原因____________:
(3)调整后,把烛焰放在距凸透镜16 cm处时(如图乙),在凸透镜另一侧前后移动光屏,会在光屏上得到一个倒立、________的实像(填写像的性质); _______(填光学仪器)就是利用这一成像规律工作的.如果将蜡烛在乙图的基础上远离透镜,仍要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光屏应向_________ (选填“靠近”或“远离”)透镜的方向移动.
在“验证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小明设计的实验报告(部分)如下,
请填写空格处的内容.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如图是关于水循环的示意图.地球上的水在不停地循环着,阳光晒暖了海洋,水变成水蒸气升到空气中,形成暖湿气流.暖湿气流遇到冷空气后水蒸气液化成小水滴,变成雨.天空的降水落到地面,一部分直接变成小溪,另一部分渗入地下,涌出地表后,变成股股清泉,许多小溪汇合,形成江河,又注入大海.
(1)分析水循环的示意图,你能得到哪些物态变化的信息.
(2)你也许注意过,天气预报中常说:“……向北移动的暖湿气流和来自××地区的冷空气前锋相遇,将在我国××至××之间形成一条东西方向的降雨带……”.试说明暖湿气流携带较多的水分,为什么不一定带来降雨,而与冷空气相遇才会降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