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亮同学想探究“导体中电流跟电阻的关系”。设计了如图所示的电路图(电源电压恒定)。
(1)小亮总共做了2次实验,他把第一次实验得到的数据填入表中;第二次实验,他将A.B两点间的定值电阻由24Ω换成12Ω,然后使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向 (选填“C”或“D”)移动,使电压表的示数不变,则此时表格中空白处的电流为 A。
实验序号 |
U/V |
R/Ω |
I/A |
1 |
4.8 |
24 |
0.2 |
2 |
4.8 |
12 |
|
(2)小亮根据实验数据得到如下结论:导体中的电流与其电阻成反比。请你对以上的探究过程做出评价,并写出两点评价意见:
①
②
如图甲是某小组用“伏安法测定值电阻Rx”的电路图,图乙为实物电路。
(1)在图乙中将缺失的两根导线补画完整。
(2)在某次测量中,电压表盘面如图丙,则读数为 。
(3)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从目前位置滑至左端时,V的读数增量为△U,A的读数增量为△I,则Rx= (用△U和△I表示)。
(1)在做“观察水的沸腾”实验时,甲、乙、丙三个实验小组的同学用相同规格的实验器材如图1装置进行实验。三组同学都根据自己的实验数据描绘了图象(如图2),其中 (填a、b、c中的两个)两条图线描绘的是“初温相同质量不同的水”的加热情况。由图象还可以判断水面上方的气压 (填“大于”“等于”或“小于”)一个标准大气压。
(2)在光具座上,蜡烛、凸透镜、光屏三者位于如图3所示位置时,光屏上出现蜡烛清晰的像。当不移动凸透镜,只将蜡烛和光平位置互换,则光屏上 (填“能”或“不能”)收集到蜡烛的像。
在“测定小灯泡的电功率”的实验中(小灯泡标有“3.8V”字样),电源电压恒定。
(1)请你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甲图中的实物电路连接完整,要求滑动变阻器滑片P向右滑动时灯泡变亮。
(2)在检查电路连接时,变阻器滑片P应移到 端(选填“A”或“B”),目的是为了保护电路。
(3)实验时,要使小灯泡正常发光,应移动滑动变阻器滑片P使电压表示数为 时,电流表示数如图乙所示,通过灯泡的电流为 A,灯泡的额定功率为 W。
(4)做完实验后,小明看到实验台上有一个定值电阻R,上边的数字模糊不清,想测出它的阻值,可是发现电压表损坏,经过小组讨论设计了如图丙和丁两个电路图,小明认为利用前面的数据和这两个电路图,都能测出R的阻值。你认为能测出R阻值的电路图是 。
在探究影响浮力大小因素的实验中,同学们提出了如下猜想:
猜想1:浮力大小与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有关;
猜想2:浮力大小与液体的密度有关;
猜想3:浮力大小与物体浸没在液体中的深度有关。
(1)实验中物体浸没在水中时受到的浮力为 N。
(2)分析实验B、C可知猜想1是正确的,可以得到在同种液体中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越大,受到的浮力 。比较实验 可知,浮力大小还与液体的密度有关。
(3)图中F 3= N,液体的密度ρ 液= kg/m 3.(ρ 水=1.0×10 3kg/m 3)。
(4)实验所用的科学研究方法是 。
小明在做"观察水的沸腾"实验时,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
(1)当水温接近90℃时,每隔1min记录一次温度,并绘制了水温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乙所示),由图象可知: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是 。水沸腾时看到大量的"白气"不断地从烧瓶口冒出,这些"白气"是由于水蒸气 而形成的。
(2)此时小明又想"研究液体沸点与气压关系",于是他移走酒精灯,水停止沸腾。过一会儿,将注射器接到烧瓶口上,如图丙所示,然后向外拉注射器活塞,会看到的现象是 ,说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