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是中国传统文明的代表符号之一。公元4至7世纪,茶陆续传播到朝鲜半岛和日本,并内化为其民族文化的一部分。18世纪,中国茶传入英国,却一直伴随着关于饮茶合适与否的争论,焦点集中于经济、社会甚至健康等方面。以上对待中国茶的不同态度说明了
A.异域文明之间的交流碰撞 |
B.同一物种接受度的地域差异 |
C.东亚文明的开放性与欧洲文明的保守性 |
D.交通便利性在文明传播中的特殊地位 |
贾谊在《过秦论》中说:“及至始皇,奋六世之余烈,振长策而御宇内,吞二周而亡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始皇”为“制六合”而采取的最有效措施是:
A.设三公九卿加强皇权 | B.以郡县制代替分封制 |
C.颁布细密严苛的律法 | D.统一度量衡和货币 |
一位先秦思想家的著作中有“礼论”一篇,说明“礼”的起源是因为人各有所欲求,故彼此争夺,结果发生乱事,于是统治者才制定“礼义”,以确立每个人应遵行的分际。请问这位思想家是:
A.孔子 | B.老子 | C.荀子 | D.韩非子 |
某班同学对春秋战国时期的历史开展研究性学习,他们拟定了以下研究题目,其中不符合史实的是:
A.《孔子办学:谱写古代教育新篇章》 |
B.《诸子百家:铸就中华民族的精神》 |
C.《铁犁牛耕:一场静悄悄的革命》 |
D.《商鞅变法:开创大秦帝国的百年基业》 |
文明的意义只有在历史的长时段中才能凸现。反顾昨天,华夏民族历史一脉相承,多民族国家不断巩固,其中最具影响力的因素是:
A.优越的地理环境 | B.稳定的小农经济 |
C.强大的中央集权 | D.繁荣的传统文化 |
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不同的阶段有不同的革命精神。下列革命精神按出现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一组是:
①五四精神②延安精神③井冈山精神④长征精神
A.①③④② | B.①②③④ | C.①③②④ | D.①④③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