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生命非儿戏,青春需援手……
2014年11月30日,19岁少年小曾微博直播自杀的经过,吸引了很多人围观。有网友劝慰、报警,有网友嘲笑、不屑。小曾在生命的最后时刻说不想死,但已无力回天。他死后,数以万计的网友表示惋惜,曾嘲讽他的人态度反转,但道歉已经晚了。
不少人认为是网络围观的语言暴力将这个彷徨的少年推向死亡。对于小曾来说,不再有“下次”的机会;但对千千万万如小曾的少年,下次,请伸以援手,请对他们温柔以待,而不是以娱乐轻率看热闹的方式,断绝一位有自杀念头的少年与世界对话的机会和其对生的最后留恋。我们要敢于匡扶正义、面对他人的求助,我们要伸出友善之手。
(1)请从正义的角度评析网友的行为。
(2)上述事件对我们珍爱生命有何警示。

科目 政治   题型 探究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的关系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材料:我国著名的科学家钱学森,可以说是一个“万能科学家”。钱学森的专业是航空工程、飞机设计,他不仅对空气动力学有着深厚的兴趣,孜孜不倦地研究,而且他和铁道机械工程、薄壳结构理论、工程控制论、物理力学和系统工程等专业,也结下了不解之缘。同时,他还爱好文学,学过绘画,学过小提琴。
阅读上述材料,你认为中学生应该怎样培养高雅的生活情趣?

材料:据新华网载文报道,人感到烦恼、痛苦、忧郁和面临巨大挫折、压力时,往往会借酒消愁、抽烟叹气,甚至吸毒。因此,吸毒的人群往往是由青少年、暴发户、精神空虚者组成。
阅读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上述材料说明了什么?
(2)你是如何认识情绪的两面性的?

材料:人的大脑具有无穷的潜能,而一般人在他的一生当中,也仅仅只是开发了其中的2~5%,连世界著名的科学家爱因斯坦也只是才开发了10%左右。我们往往总是羡慕那些头脑灵活的人,但却从来没有意识到,其实我们自己的大脑经过开发也可以达到这个程度。即使是平凡普通的人,只要正确开发使用,他们的大脑也会发挥出无穷无尽的能力,帮助取得事业的成功。
(1)材料反映了人的潜能有什么特点?
(2)如何发掘自己的潜能?

材料:英国著名文学家莎士比亚说过:“上天生下我们,是要把我们当做火炬,不是照亮自己,而是普照世界。”
通过这位著名文学家的名言,请你思考,如何才能使我们的生命更有意义、更有价值?

某中学八年级学生在开展"共铸诚信学校"活动中。进行了"诚信"情况调查,调查结果如下:


从未出现的人数
偶尔出现的人数
经常出现的人数
抄袭作业
20
15
15
考试作弊
34
10
6
言而无信
24
16
10

(1)上表调查结果反映了什么问题?
(2)为"共铸诚信学校"我们中学生应该怎么办?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