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灾害与防治】
中新网5月20日综合消息,连日来,中国南方多地遭遇暴雨袭击,中央气象台连发两日黄色预警。此次强降雨已造成广东、广西、贵州、云南等11个省份297.5万人受灾,20人死亡失踪。专家表示:未来江南华南多地还将出现持续的强降雨天气。
(1)简析南方连日多暴雨的原因。(4分)
(2)分析连日暴雨对生产生活的影响以及应对措施。(6分)
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在“气候类型分布图”中,纬线A为,它从非洲中部穿过;本区大部分处于纬线B和C之间,因而温度较。(4分)
(2)图中A附近受气压带控制,盛行(上升或下沉)气流,降水,因而形成①气候类型区;该气候类型相应的“气温—降水曲线”为(a或b)(5分)
(3)图中②为气候区,这一地区分为明显的两季;图中③代表气候。
下图为我国南水北调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南水北调东、中线工程调水的主要调入区是(华北、西北)。东线工程主要利用
作为输水渠道,以节省投资。
(2)“南水北调”中的“南”、“北”分别是指我国南方、北方地区。我国南方、北方的地理分界线大致是。
(3)湖南省某中学小明、小强同学利用寒假沿东线考察,发现从扬州到天津沿途植被景观的变化明显,这种变化反映的是(纬度、经度)地带性地域分异的基本规律。
(4)小明、小强两同学考察后,以“南水北调东线工程对调入区生态环境的影响”为课题,开展探究活动,并形成了两种不同看法。
①小明认为:利大于弊;
②小强认为:弊大于利。你赞成哪位同学的看法,并简要说明理由。
下图为“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和大气受热过程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甲地质构造是,该处地貌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2)图中d表示三大类岩石中的岩,其形成的地质作用是。
(3)图中④箭头表示;当岩浆活动释放出大量气体会导致④作用(增强或减弱),这一现象体现了地理环境的性。
(4)图中甲、乙两处更适合修建隧道的是处。
下图为地球某日太阳照示意图,图中阴影部会为黑夜,其他地区为白昼,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此时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是。
(2)此时,赤道与晨昏线相交点的经度分别为和。
(3)此时“北京时间”是月日时。
(4)如果再过165天,太阳直射北纬15°,全球出现极昼的范围是,北极点正午太阳高度是。
(5)此时,与北京处于相同日期的经度范围为向东至。
读下面有关巴西的地理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1:巴西地图和甲乙两城市气候统计资料图
材料2:潘塔纳尔沼泽地是世界上最大的湿地、世界自然遗产,孕育着3500种植物和1000多种动物,美洲鳄、美洲豹、蓝紫金刚鹦鹉、巨犰狳等都是濒临灭绝物种。然而近些年来科学家发现,由于大豆种植业和养牛业的快速发展,沼泽面积日益减少,如果不及时加以保护,45年以后这块世界上最大的湿地将在地球上消失。
(1)阅读资料1,归纳甲乙两城市降水的共同特征,对比两城市气温的差异并分析原因。
(2)结合材料1和材料2,说出潘塔纳尔湿地最突出的全球生态环境效应和其消失后当地易产生的自然灾害
材料3: 巴西政府规定,自2008年1月开始,强制性要求燃料销售商在柴油燃料中搀杂2%的生物柴油(主要以蓖麻、大豆等原料制成),到2013年1月该搀杂比例将提高至5%。
2008年巴西能源消费构成图
(3)结合材料3,说出可再生能源在巴西能源消费结构中的比重,简要说明政府强制性提高生物柴油比重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