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某班级以此为线索,来探究历史上的中日关系,邀请你一起来,完成以下探究活动:(共10分)
【古代友好】
(1)唐朝时,六次东渡日本,为中日两国人民的交流作出重要贡献的人是谁?
(2)隋唐时期,日本效仿中国进行的一次改革是什么?这次改革对日本社会的影响是什么?
【近代冲突】
(3)“此日漫挥天下泪,有公足壮海军威。”是对甲午中日战争中牺牲的哪位民族英雄的评价?
(4)甲午中日战争中签订的不平等条约是什么?对中国社会产生的最重要影响是什么?
(5)列举抗日战争中日本发动的侵华事变一例。
(6)抗战以来的第一次大捷是什么?
【现代波澜】
(7)近年来中日关系总起波澜,反思现今日益紧张的中日关系,你能获得什么启示?
(12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在内忧外患十分严重的形势下,清朝统治集团中的一些人认识到,要镇压人民起义,抵御外敌侵略以维护清朝统治,就必须学习西方先进军事技术。于是他们在举办近代工业的同时,用新式枪炮、轮船装备军队,改造陆军,建立新式海军。就这样近代意义上的中国水师(海军)诞生了,然而,随着北洋水师的全军覆没,中国水师不仅输给了日本,同时再次导致骨肉分离。
请回答:
(1)材料中清朝统治集团的一些人为维护清朝统治而开展的运动叫什么?(2分)
(2)“北洋水师全军覆没,中国水师输给了日本”指什么战争?具体说明“骨肉分离”的含义。
(3)“再次分离的骨肉”国家领土是在什么事件之后回归祖国的?(2分)
(4)依据材料,评价这次运动。
“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
回答:
(1)由上述材料可知:唐朝主要粮食品种是什么?
(2)“开元”是哪个皇帝时的年号?
(3)这段历史时期唐朝人口呈什么趋势?原因是什么?
古人评论某项工程:“天下转漕,仰此一渠”。 “北通涿郡之渔商,南运江都之转输”。(共25分)
回答:
(1)此材料称颂的是我国古代历史上哪一重大工程?
(2)此工程何时开通?目的是什么?
(3)“涿郡”、“江都”是指今天的什么地方?
(4)写出此工程的历史意义?
(5)“天下转漕,仰此一渠”,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考点:隋朝大运河
简答题(12分)
关于邓小平理论,请回答。
(1)实行改革开放后,邓小平针对改革开放中出现的什么问题,提出“在中国实现四个现代化,必须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2) 邓小平在党的哪次代表大会上明确提出,我们的现代化建设,必须从中国的实际出发。“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中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3)邓小平在党的哪次代表大会上为我党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主要内容?
(4)邓小平理论在哪一年的哪次党的代表大会上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土地改革的历史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