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中国近代史,既是一部列强侵华史,又是一部中华民族的抗争史,也是一部中华民族的探索史。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道光二十二年(1842年),英国舰队侵入长江以后,一直开到南京。军舰来往于南通江面时,当地人惟恐英军登陆,纷纷下乡避难。
——清通州(今南通)人刘长华《梓里述闻》
材料二   1894年至1895年发生甲午战争,清政府战败,北洋水师全军覆没。证明只靠经济上变革的洋务运动未能根本改变中国的落后。于是出现了要求从更深层面,包括政治体制上学习西方的声音。
材料三   70年前,日本输掉了战争。70年后,日本不应再输掉良知。是继续背着历史包袱不放,还是与过去一刀两断,最终要由日本自己来选择。
——2015年3月8日外交部长王毅答中外记者
材料四  中国人民经过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的浴血奋战,并与世界反法西斯力量配合,在付出巨大的民族牺牲之后(总共伤亡三千五百多万人,直接财产损失达一千亿美元……),终于第一次取得了近代以来反抗外敌入侵的胜利。
——摘自人教网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的侵略战争指什么战争?这场战争对中国造成的最严重的危害是什么?
(2)材料二中提到的政治体制上学习西方的 “声音”指哪一历史事件?试举出两个代表人物。
(3)材料三中“70年前,日本输掉了战争”,是指哪一场战争?根据材料四归纳这场战争中国取胜的主要原因。
(4)综合以上材料和问题,谈谈你的认识。

科目 历史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较易
知识点: 戊戌变法 科索沃战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在一个国家崛起或复兴之路上,总有一些关键的历史事件,一次次把世界各国推到十字路口。如何把握方向找准出路,实现国家的崛起或复兴,历史上有过很多成功的范例,给了我们许多有益的借鉴。请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历史拐点]
材料一罗斯福总统就职演说时说:“这个伟大的国家将坚持下去,并将获得新生和繁荣。因此,首先请允许我表明自己的坚定信念,即我们所恐惧的就是‘恐惧’本身。”
(1)当时令这个国家感到恐惧的事件是什么?
材料二 1946年日本的国民生产总值仅为13.2亿美元,钢产量56万吨,都只相当于战前的1/10……
(2)导致材料二中情况出现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治国策略]
材料三 1933年底,著名经济学家凯恩斯在给总统罗斯福的信中写道:“如果你成功的话,新的和更大胆的方法将要在各处试行,而我们将以您就职的那一天作为新纪元的第一天。”
(3)材料三中“新的和更大胆的方法”有什么特点?
材料四 1984年日本文部大臣在北京大学演讲时说:“日本经济发展的原动力是大力开采人的脑力,心中的智慧资源和文化资源。”
(4)这反映了日本政府在发展经济中特别重视什么?
[华丽转身]
材料五一位美国学者在评价罗斯福时写道:“其实他的新政之所以成为神话,与其说是因为它经济上的成功,不如说是政治上的成功。”
(5)罗斯福新政在政治上的主要作用是什么?
材料六

(6)根据上图你能得到什么信息?
[成功启示]
(7)美国、日本在 “历史拐点”上的“华丽转身”给我们什么启示?

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简称“三农问题”,它关系到农民的利益、国家的安宁和社会的发展,历来是古今中外许多国家关注的重大问题。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农奴在法律上是“自由人”,地主不许再买卖农奴和干涉他们的生活;农奴获得解放时可以获得一块份地,但必须出钱赎买。
(1)材料一反映的改革为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哪些有利条件?同一时期的美国为满足人民对土地问题的需求采取的重要措施是什么?20世纪初中国的民族资产阶级提出的解决土地问题的方案是什么?
材料二

(2)观察材料二从F到G我国粮食总产量呈现的趋势,说说其出现的主要原因。
材料三 2012年2月1日,中央发布了名为《关于加快推进农业科技创新持续增强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的若干意见》的文件。该文件突出强调把农业科技创新作为今年“三农”工作的重点。
(3)材料三充分体现了我国对农业科技的重视。请列举我国在20世纪70年代农业科技创新上的标志性成果。
(4)你认为古今中外解决三农问题的重大举措对我国的现代化建设有何借鉴意义?

近代化是以科技为动力,以工业化为中心,以机器生产代替手工劳动为主要标志,并引起经济制度、政治制度、生产方式及至思想方式全方位变化的一场社会变革。回顾中国以及欧美近代化的探索历程,回答相关问题。

请回答:
(1)A处事件的指导思想是什么?它与启蒙运动所起的共同作用是什么?
(2)B处事件的主要标志是什么?
(3)在探究过程中,同学们会发现经济领域的两次工业革命的结果还会反作用于政治领域,因而共同促进C事件的发生,请你说出C处历史事件发生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4)欧美的近代化客观上也推动了中国的社会进步。中国近代民主进程就是学习欧美民主制度,通过改良、革命等形式进行了不懈探索。请就改革、革命分别列举一例史实。
(5)中国与欧美在近代化进程中各呈现什么特点?

世界政治格局和中美关系的演变
【世界风云】




图一:1919年巴黎和会
图二:1945年雅尔塔会议
图三:1991克林姆林宫升起俄罗斯国旗

请回答:
一战后形成的国际政治格局是;二战后确立的国际政治格局是;图三事件后到今天的国际格局是;未来世界政治格局朝着方向发展。
【中美风云】
2012年3月,国家副主席习近平在接受美国媒体采访时指出:“40年的历史告诉我们,中美关系健康稳定发展对两国至关重要,对亚太地区乃至世界的和平、稳定、繁荣至关重要,宽广的太平洋两岸有足够空间容纳中美两个大国”。
请回答:
40年前推动中美关系改善的重大事件是
请举两例说明当今中美两国在亚太这个宽广的舞台上合作共赢的事例

中国共产党成立后对中国革命道路和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进行了不断探索,在各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
材料一: 85年前,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这里点燃了“工农武装割据”的星星之火,创建了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实现了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的第一次飞跃,培育了带有原创意义的民族精神——井冈山精神。一一摘自人民网
材料二:“要坚持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方针、政策,关健是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 ——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
(1)中国共产党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叫什么?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探索出了一条怎样的正确革命道路?(4分)
(2)十一届三中全会做出了什么伟大的历史决策?“南方谈话”后召开的中共十四大提出的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什么?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