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操作能达实验目的且符合实验室安全措施的是
A.稀释浓硫酸,应将水慢慢注入盛有浓硫酸的烧杯中并搅拌 |
B.酒精灯洒出的酒精万一在桌上着火,应立即用湿抹布扑盖 |
C.碱溶液沾到皮肤上,应尽快用抹布擦拭干净,再涂上稀盐酸 |
D.将金属钠在研钵中研成粉末,使钠与水反应的实验更安全 |
下述实验能达到预期目的的是
实验内容 |
实验目的 |
|
A |
向1mL0.2mol/LNaOH溶液中滴入2滴0.1mol/LMg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后,再滴加2滴0.1mol/LFeCl3溶液,又生成红褐色沉淀 |
证明在相同条件下,溶解度Mg(OH)2>Fe(OH)3 |
B |
向混有BaCO3沉淀的NaOH溶液中滴入已知浓度的盐酸(用酚酞作指示剂) |
滴定其中NaOH含量 |
C |
两种一元碱溶液X和Y(X的pH比Y大l),分别加水稀释l00倍后,pH相等 |
证明稀释前c(X)=10c(Y) |
D |
测定等物质的量浓度的HF与HCl溶液的pH,后者较小 |
证明非金属性Cl>F |
一定温度下,将1molA和1molB气体充入2L恒容密闭容器,发生反应A(g)+ B(g)xC(g)+D(s),t1时达到平衡。在t2、t3时刻分别改变反应的一个条件,测得容器中气体C的浓度随时间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反应方程式中的x=1 |
B.t2时刻改变的条件是使用催化剂 |
C.t3时刻改变的条件是移去少量物质D |
D.t1~t3间该反应的平衡常数均为4 |
下列相关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书写错误的是
A.在强碱溶液中NaClO与Fe(OH)3反应生成Na2FeO4:3ClO—+4OH—+2Fe(OH)3=3Cl—+5H2O+2FeO42— |
B.少量SO2通入苯酚钠溶液中:2C6H5O—+SO2+H2O=2C6H5OH+SO32— |
C.0.01mol·L-1NH4Al(SO4)2溶液与0.02mol·L-1Ba(OH)2溶液等体积混合: NH4++Al3++2SO42-+2Ba2++4OH-=2BaSO4↓+Al(OH)3↓+NH3·H2O |
D.少量SO2通入NaClO溶液中:SO2 + ClO—+ OH—= SO42— + Cl— + H+ |
下列物质转化在给定条件下能实现的是
①
②
③
④
⑤
A.①③⑤ | B.②③④ | C.②④⑤ | D.①④⑤ |
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0.2mol铁粉与足量水蒸气反应生成的H2分子数为0.3NA |
B.常温常压下,0.1mol Na2O2与CO2完全反应转移电子数为0.1NA |
C.50mL18.4mol·L-1浓硫酸与足量铜微热反应,生成SO2分子的数目为0.46NA |
D.某密闭容器盛有0.1molN2和0.3molH2,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转移电子的数目为0.6N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