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0月24日,“嫦娥五号”探路兵发射升空,为计划于2017年左右发射的“嫦娥五号”探路,并在8天后以“跳跃式返回技术”成功返回地面。“跳跃式返回技术”指航天器在关闭发动机后进入大气层,依靠大气升力再次冲出大气层,降低速度后再进入大气层。如图所示,虚线为大气层的边界。已知地球半径R,地心到d点距离r,地球表面重力加速度为g。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嫦娥五号”在b点处于完全失重状态 |
B.“嫦娥五号”在d点的加速度小于gR2/r2 |
C.“嫦娥五号”在a点速率大于在c点的速率 |
D.“嫦娥五号”在c点速率大于在e点的速率 |
(易错卷)一物体由静止开始自由下落,一小段时间后突然受一恒定水平向右的风力的影响,但着地前一段时间风突然停止,则其运动的轨迹可能是图中的哪一个()
(基础卷)铁路在弯道处的内外轨道高度是不同的,已知内外轨道平面与水平面的倾角为θ,如图所示,弯道处的圆弧半径为R,若质量为m的火车转弯时速度小于,则()
A.内轨对内侧车轮轮缘有挤压 |
B.外轨对外侧车轮轮缘有挤压 |
C.这时铁轨对火车的支持力等于![]() |
D.这时铁轨对火车的支持力大于![]() |
一质点沿某一条直线运动时的速度—时间图象如图所示,则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A.1 s ~ 2 s内质点做减速直线运动,2 s ~ 3 s内质点做反方向的加速直线运动 |
B.第2 s末质点的速度改变方向 |
C.1 s ~ 3 s内质点的加速度是-1m/s2 |
D.第1 s末和第3 s末质点的速度相同 |
A、B两物体同时由同一地点向同一方向作直线运动,其υ-t图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B物体的速度均匀增大,20s~40 s内B物体的速度增加量是10m/s |
B.20 s时A、B两物体的速度相等是10m/s |
C.0时刻A的速度为0 |
D.A物体的加速度为0 ,B物体的加速度为0.5m/s2 |
物体作匀加速直线运动,已知加速度为2m/s2,那么在任意1s内 ( )
A.物体的末速度一定等于初速度的2倍 |
B.物体的未速度一定比初速度大2m/s |
C.物体的初速度一定比前1s内的末速度大2m/s |
D.物体的末速度一定比前1s内的初速度大4m/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