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小江对滴水观音(又名"海芋")叶尖滴水现象进行了探究.
(1)是不是它的叶片没有气孔?小江制作了海芋叶表皮装片,放在显微镜下观察,如图1是操作显微镜的步骤,正确的排序是(填序号),发现叶表皮上有大量气孔,即它可以通过气孔蒸腾水分,滴水现象另有原因.

(2)是不是它的叶片有特殊结构?用放大镜观察叶片,发现叶片边缘有两圆环状叶脉(如图2),其它叶脉与环状叶脉相连.
(3)是不是环状叶脉把水汇集到叶尖后滴出的呢?进一步实验,发现海芋叶尖处有空腔,环状叶脉中的(填结构名称)与叶尖空腔相通,从而把水输送到叶尖处滴出.可见,生物的结构与功能是的.

科目 生物   题型 探究题   难度 较难
知识点: 绿色植物参与生物圈的水循环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在判断“菜青虫取食十字花科植物是先天性行为的实验中,为什么要从卵隔离饲养?为避免菜青虫实验前出现学习行为,使探究具有可信性.

阅读下面材料,了解探究寅验的基本方法,定成下列问题:
A.一次,小明发现有一群蚂蚁正在往洞里运食物.观察思考后,小明提出了一个问题:蚂蚁爱吃什么样的食物呢?
B.经过一段时间的现察和根据自己的生活知识经验,小明提出了许多假设:蚂蚁可能爱吃甜的禽物;蚂蚁可能爱吃软的食物;蚂蚁可能爱吃小昆虫.
C.小明针对“蚂蚁爱吃甜的食物”这一假设,设计了一个实验:在一个培养皿的两端分别放上少许盐和少许糖,把一只蚂蚁放进培养皿中,仔细观察蚂蚁的行为.
D.小明按照实验设计完成了实验.
E.经过几次重复实验后,得出了结论﹣﹣“蚂蚁受吃甜的食物”.
F.然后他把探究过程和结果与同学进行了交流.
(1)根据上述材料.总结探究实验的基本步骤:(在下面的横线上填写序号)
提出问题是A :作出假设是B、:设计实验是C :完成实验是D :得出结论是E :表达、交流是F .
(2)探究的第一步是要对事物作详细的观察.然后提出问题:第一步是根据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尝试对问题的答案提出假设.
(3)小明设计实验的变量是糖.
(4)小明设计的实验不足之处是应放入多只蚂蚁进行实验如:l0只(.
(5)小明在E步骤几次重复实验,目的是排除偶然性,使实验更科学.
(6)针对你自己的假设,设计一个实验,探究“蚂蚁爱吃什么样的食物”作出假设:蚂蚁可能爱吃小昆虫.实验设计:在一个培养皿的两端分别放上少许软的食物和少许死去的小昆虫,把l0只蚂蚁放进培养皿中,仔细观察蚂蚁的行为.预期结果:蚂蚁都聚集在放小昆虫的一端觅食.得出结论:蚂蚁爱吃小昆虫.

将装有涡虫的试管的一端M用铅铂套遮住,另一端N在光下照射。结果发现,涡虫大部分时间停留在M端。用强光照射涡虫,它的反应舒展身体;用电棒刺激涡虫,他的反应收缩身体或转动头端。但用强光照射涡虫,几秒后再用中等强度的电棒刺激涡虫,重复这一步骤100次。第101次只用强光照射涡虫,涡虫对光的反应液变成了收缩身体或转动头端。请你根据此实验回答问题:
(1)涡虫大部分时间停留在M端,这说明涡虫喜欢的生活环境是__________。
(2)第一次用强光照射涡虫,涡虫舒展身体,涡虫对强光的这种反应是一种_________行为,这种行为的发生是受___________控制的,由___________决定的:而“第101次只用强光照射涡虫”,涡虫对强光的反应时一种______________行为。

每年六月是南京地区的梅雨期,此时环境潮湿而温暖,食品极易长霉。为验证霉菌的生长繁殖与湿度的关系,某校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利用新鲜的切片面包、培养皿、塑料袋做材料,设计了以下探究实验,请分析回答:

组别
对实验材料的处理
温度
时间
现象
A组
将1片面包放入培养皿中,加少许水,套上塑料袋,密封。
25℃
3天
长霉
B组
将1片面包放入培养皿中,套上塑料袋,密封。
25℃
3天
没有长霉
C组
将1片面包放入培养皿中,加少许水,套上塑料袋,密封。
5℃
3天
没有长霉

(1)该小组探究的问题是:
(2)针对该问题,可以作为对照实验的是A组和组;
(3)经常食用霉变的食品容易患癌症,这种致癌因子属于
A.物理致癌因子  B.环境致癌因子  C.病毒致癌因子  D.化学致癌因子
(4)为防止食物霉变,人们常采用的传统保存方法有。(写出一种即可)

小明住在我市某造纸厂附近,他家的农作物生长得总是比距造纸厂较远的人家的要差一些。通过生物学的学习他了解到,工厂“三废”等有毒化学物质对生物生长有影响。小明和他所在的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一起设计了如下的实验,用来探究造纸厂的废水对玉米幼苗生长的影响。下面是他们的探究过程。
(一)作出假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实验过程:
(1)取20个花盆,将其分成甲、乙两组,每组10个,每个花盆中都加入适合玉米生长的营养成分相同的土壤,在每个花盆中栽种一株生长状况相同的玉米幼苗,放在________(填“相同”或“不同”)的环境条件下培养。
(2)每天定时给甲组幼苗浇灌清水,给乙组幼苗浇灌等量的________。
(3)定时观察甲、乙两组花盆中玉米幼苗的生长状况。
(三)实验结果:甲组幼苗正常生长;乙组幼苗不能正常生长,其中大部分死亡。
(四)请根据上述实验回答问题:
(1)实验中设计甲组的目的是________。
(2)为了消除造纸厂所产生的废水给市民生产、生活造成的影响,还市民一个安全环保的生活环境。请你为市政府解决造纸厂的问题提一些建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