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学者认为,外国商品输入造成中国自然经济逐步瓦解……可以作为该观点直接证据的是( )
A.19世纪末镇江海关报告称“从前如江北内地各州县,均用洋布,近则用土布者渐多” |
B.20世纪初有人指出“商市展扩所及,建筑盛则农田少,耕者织妇弃其本 业而趋工场,必然之势也” |
C.1853年的《顺德县志》载:“女布(指土布)遍于县市,自外洋以风火水牛运机成布,舶至贱售,女工几停其半……” |
D.1850年,美国驻厦门领事说:“这里对棉织品的需要,和在广州、上海 一样,长期受到限制……” |
汉朝建立和发展了一整套选举人才的选官制度,这套制度包括的内容有()①察举②皇帝征召③按军功授爵④奖励耕织
A.①② | B.②③ |
C.①③ | D.②④ |
西汉在地方实行编户制度,这一制度的最大特点是( )
A.实行赋税与行政管理的一体化 |
B.税种单一 |
C.国家对农民的人身控制松弛 |
D.实行的是秦朝的征税办法 |
汉武帝时期,对外关系的主要事件有
①张骞出使西域②会见三韩使者③与日本三十多个国家通好④赐“汉委奴国王”京印⑤开辟水上丝绸之路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③④⑤ | D.①②③⑤ |
“和亲”是我国古代汉族政权处理与少数民族关系的一种政策。西汉时王昭君出塞反映的是( )
A.带有屈辱性的和亲政策 |
B.是汉、匈之间和平友好的重要表现 |
C.汉族统治者拉拢匈奴贵族的手段 |
D.从根本上遏制了匈奴贵族的贪欲 |
下列选项,与两汉时期“丝绸之路”的开辟畅通无关的是( )
A.阿拉伯人的商业活动 | B.西汉设置了西城都护 |
C.张骞与班超的活动 | D.汉朝的强盛繁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