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量的释放和被吸收,是以特定的不连续的单位或束的形式进行的,而并非像先前所想象的那样以平衡和连续不断的方式释放。”这一理论的提出( )
| A.奠定了研制发电机的理论基础 |
| B.否定了经典力学的绝对时空观 |
| C.挑战了天主教会宣扬的创世说 |
| D.深化了人们对微观世界的认识 |
中共七大提出建立新民主主义中国的具体方案是
| A.废除国民党一党专政,建立民主联合政府 |
| B.打倒日本侵略者,建立国共联合政府 |
| C.解放全中国,建立无产阶级专政 |
| D.打倒国民党,建立民主联合政府 |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能坚持到抗战胜利的根本原因是
| A.有利于维护国民党统治 |
| B.中共努力维护统一战线 |
| C.英美迫使国民党维持与共产党合作 |
| D.中日民族矛盾占主要地位 |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一直持续到抗战胜利后主要原因是
| A.中国共产党实行了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 |
| B.美苏英等国不愿看到中国统一战线破裂 |
| C.广大人民群众反对制造反共摩擦 |
| D.日本灭亡中国的既定方针未变 |
《中共中央关于抗日根据地土地政策的决定》指出:“……实行减租减息之后,又实行交租交息,于保障农民的人权、政权、地权、财权之后,又须保障地主的人权、政权、地权、财权,借以联合地主阶级一致抗日。”对这一政策的最恰当的评价是
| A.保障农民的根本利益 |
| B.合理调节各抗日阶级内部关系 |
| C.保障地主基本利益 |
| D.把发展统一战线和解决农民问题很好地结合 |
中共提出“基本的游击战,不放松有利条件下的运动战”的方针,主要是因为
| A.国民党顽固派的军事“围剿” |
| B.日军在沦陷区推行“治安强化运动” |
| C.日军对敌后抗日根据地的军事“扫荡” |
| D.敌强我弱的战争态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