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读三国工业生产的上升情况表(以1913年为100%)

国别
1860年
1870年
1880年
1890年
1900年
1910年
1913年
德国
14
18
25
40
60
89
100
英国
34
44
53
62
79
85
100
美国
14
11
17
39
64
89
100

 
从表格中能反映出(    )
A.19世纪中期英国工业生产量已稳居世界首位
B.德国的工业发展速度和美国相比长期落后
C.科技极大影响了大国的经济发展速度
D.美国已取代英国成为世界经济中心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19世纪最后30年,出现了近代社会的第二次现代化浪潮。作为这次现代化浪潮的结果,形成现代意义的经济模式。在现代意义的经济模式基础上,现代意义上的政治模式趋于成熟。以下对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A.工业革命推动资本主义国家政治制度的完善
B.科学和技术的紧密结合提高了企业生产效率
C.经济模式定型促使资本主义民主制度的成熟
D.生产力进步推动了企业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

【原创】易中天在《艰难的一跃:美国宪法的诞生和我们的反思》中说:“美国宪法制定二百多年,没改一个字,只有一个一个的修正案。”以下关于上述观点的认识和理解,解读有误的是()

A.美国1787年宪法对美国国家发展适用性较强
B.美国宪法所具备之独特政治智慧的实用价值大
C.极大反映出了作者对美国民主政治模式的向往
D.美国民主政治在1787年宪法框架内不断完善

苏格拉底拿出一个苹果对学生说:“这是我刚从果园里摘下来的苹果,你们闻闻它是什么味道?”闻过的学生都说是苹果的香味。苏格拉底最后闻,说“我什么味道也没有闻到”,继而他对学生笑着说“看来只有你是你自己”。苏格拉底把苹果传给学生看,学生们呆住了——那是一只蜡做的假苹果。这个故事反映出()

A.吾爱吾师,吾尤爱真理 B.人是万物的尺度
C.美德的内涵是坚持独立思考 D.理念是万物本源

【改编】毛泽东“从欧洲借来的不是机器、宗教或自由制度的蓝本,而是共产主义。他借助于技术和灵活性,对症下药,使一位病入膏肓的病人——中国起死回生。”对题干材料的认识和理解,解读明显有误的是()

A.对他国文明的应用,还要讲究系列的科学方法
B.欧洲的先进技术、政治制度对中国的帮助不大
C.应该结合本国国情来学习他国,走“自己的路”
D.外国文明具有可用之处,但绝不能够照搬照抄

【原创】随着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战时同盟关系的逐渐破裂,意识形态和国家利益渐显,形成了美苏两分天下的政治格局。同时也正是受国家利益的驱动,亚非拉地区诸多国家走上了“联合”之路,到1961年,这种“联合”正式形成。以下对题干亚非拉地区的“联合”的理解和认识,解读不准确的是()

A.不与同美苏两大军事集团结盟的国家结成联盟
B.积极反对殖民主义和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
C.对美苏两极格局强烈冲击,削弱了美苏的力量
D.是特殊国际政治格局下,居于现实的务实举动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