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1689年,英国议会下院提出《三年法案》,即每三年必须召开一次议会,每届议会任期不得超过3年,国王威廉三世立即予以否决。直到1694年,出于对外战争的需要,威廉三世才签署了此案。《权利法案》也是在“光荣革命”发生后一年余在议会通过的。在此期间国王还在与贵族讨价还价。说明当时的英国(      )

A.君主立宪制度还有待完善
B.议会集体领导对国王负责
C.封建君主专制体制在延续
D.国王个人的意志决定立法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较易
知识点: 英国内战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2009年5月淮安市高三第四次调研)2008年9月以来,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危机愈演愈烈,金融海啸席卷全球。下列有关这场国际金融危机说法正确的有
①危机的爆发具有必然性②是经济全球化的表现,任何国家都不可能独善其身
③导致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④发展中国家应该尽可能减少对发达国家的金融依赖程度

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④

为缓解目前的金融危机,美国奥巴马政府推出了高达8190亿美元的经济刺激计划,但同时提出“购买美国产品”的限制条款。这一限制条款与下列哪一国际组织的宗旨相违背?

A.联合国 B.世界贸易组织
C.世界银行 D.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有利于
①我国产品、产业的升级换代
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
③促进世界经济的增长
④建立完整的世界贸易体系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美国金融风暴震动全球,如:冰岛国家破产;乌克兰股市今年已累计下滑近80%;英国股市暴跌,英国首富、印度籍钢铁大王米塔尔钢铁公司的股票价格自5月以来,下跌了近三分之二。这反映了()

A.经济全球化加剧了全球竞争中的利益失衡
B.经济全球化使美国金融危机的传染性和破坏性空前增强
C.经济全球化的受益者是发达国家
D.经济全球化弊大于利

台湾著名女作家龙应台在《全球化了的我在哪里》中写到:“我们不管是北京还是上海、台北、香港,在被全球化席卷而来,就是说那个浪冲过来,我们的脚站在那个沙滩里头,你要知道你的脚站的沙不完全从你的脚下整个被掏空,你一定还要有土壤。”据此,我们可以推知她对全球化的态度是

A.全球化大潮可迎不可拒 B.全球化要立足于本土化
C.全球化的本质是西方化 D.全球化无异于洪水猛兽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