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刚同学要测量一块形状不规则金属块的密度。
(1)把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将游码移到 ,然后调节平衡螺母,使天平平衡。
(2)用天平测量金属块的质量。当天平平衡时,放在右盘的砝码和游码位置如图所示,则金属块的质量为 g。
(3)他发现金属块放不进量筒,改用如图所示的方法测量金属块的体积,步骤如下:
A.往烧杯中加入适量的水,把金属块浸没,在水面达到的位置上做标记,然后取出金属块。
B.先往量筒中装入40mL的水,然后将量筒中的水慢慢倒入烧杯中,让水面到达标记处,量筒中剩余的水的体积如图所示,则金属块的体积为 cm3.
(4)计算出金属块的密度为 kg/m3(保留一位小数)。
小明用如图所示的装置作“观察水的沸腾”实验.
(1)他为图中温度计写了一份使用说明书,其中有科学性错误的一条是 (填序号).
温度计说明书 ①测量前,了解温度计的量程和分度值; ②测量时,温度计的玻璃泡与被测液体充分接触; ③待温度计的示数稳定后再读数,读数时温度计可以离开被测液体; ④读数时,视线要与温度计中液柱的上表面相平. |
||||||||||
时间/min |
0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水温/℃ |
90 |
92 |
96 |
98 |
98 |
98 |
98 |
98 |
98 |
(4)撤去酒精灯,小明观察到水没有立即停止沸腾,此时的温度 (选填“高于”、“等于”或“低于”)沸点.
(5)若烧杯中水的质量是100g,从90℃升高到95℃,水的内能增加了 J;这个过程至少需要消耗 g酒精.[水的比热容为4.2×103J/(kg•℃),酒精的热值为3.0×102J/kg.].
如图所示的电路,电源电压恒定.某同学用该电路验证“在导体两端的电压一定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导体的电阻成反比”.他多次只改变电阻箱R1的阻值,测得相应的电流值,如表所示:
实验序号 |
R1/Ω |
I/A |
① |
5 |
0.30 |
② |
10 |
0.20 |
③ |
15 |
0.15 |
(2)此实验中,电源电压为 V.
电动自行车已成为大众化的一种交通工具,在使用时人们经常遇到的问题是:一次充满电后行驶不能达到说明书的里程数.为探明原因,小明用家里的电动自行车进行了测试.他骑车在平直的路面上由静止开始运动,获得如图所示的速度和牵引力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图象.
(1)由图可知电动自行车的运动特点是: .7~12s它受到的摩擦力是 N.电动自行车匀速行驶100m克服摩擦力做功是 J.
(2)小明又在不同负重情况下沿同一路面进行了测试,得到了一次充满电的最大行驶里程如下表,由此可以看出负重与最大行驶里程关系是 .你认为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
负重(kg) |
60 |
80 |
100 |
120 |
140 |
一次充满电连续行驶最大里程(km) |
20 |
16.7 |
14.3 |
12.5 |
11.1 |
(4)测试过程中,小明还发现随着刹车、启动的次数增加,其能量在变化,通过分析可知()
A.电能利用效率增大,量程增大
B.电能利用效率降低,量程增大
C.电能利用效率增大,里程减小
D.电能利用效率降低,里程减小
(5)除了以上的两个原因外,你认为还有哪些因素会影响电动自行车充满电后的最大行驶里程. .(写出一条)
在学习“探究影响电流热效应的因素”时,同学们发现用电阻丝对煤油加热时,观察温度计的示数变化的过程非常耗时,为了减少实验的时间,他们提出了如下改进的设想:
设想一:将煤油换成水来做实验,
设想二:通过加热空气来做实验.
(1)根据所学知识,他们经过讨论,断定设想一是错误的,你认为他们他们判断的依据是: .
(2)为了验证设想二,他们设计了下面的实验:
①在的锥形瓶中装入 的红墨水,用相同的电阻丝及玻璃管组成如图A、B的装置,通电后通过玻璃管中液柱的高度来显示 的大小.然后把它们分别接入相同的电路,发现在相同的短时间的内A管中的液柱比B管上升迅速,这说明 .
②在塞橡皮塞时发现有液体进入玻璃管并高出瓶内的液面,这是因为 ,使管内的液柱与瓶内液面相平,他们用带有针头的注射器通过橡皮塞插入瓶内如图C甲所示,接下来的操作是 .
③同学们用两根电阻丝(R甲>R乙)插入相同的甲、乙瓶中并接入电路如图C所示,闭合开关,甲、乙两玻璃管中液面如图D所示,由此得出关于电热的结论是 .
在“测定小灯泡额定功率”的实验中,电源电压为6V,小灯泡和额定电压为3.8V.
(1)小明在连接实验电路时还有导线未接上,如图甲所示,请用笔画线代替导线把图甲中的电路连接好(导线不得交叉).
(2)在闭合开关前,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应该移到 (A/B)端.
(3)实验时,要使小灯泡正常发光,应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使电压表的示数为 V,此时电流表的示数如图乙所示,其示数为 A,那么小灯泡的额定功率是 W.
(4)小华为了得到比较准确的小灯泡额定功率,她用同一套器材做了三次实验(她将电压表调到3.8V,图丙是其中一次实验所调的电压表示数),获得三组数据,并进行了三数据处理,如下表:
实验序号 |
电流示数/A |
额定功率/W |
额定功率的平均值/W |
1 |
0.71 |
2.698 |
P=![]() |
2 |
0.69 |
2.622 |
|
3 |
0.68 |
2.584 |
②这样处理数据的方法是否正确? (正确/不正确),其理由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