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自古以来就是我国领土,党和国家历来重视新疆的发展。中共中央、中国国务院召开的新疆工作座谈会,会议全面总结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新疆发展和稳定工作取得的成绩和经验。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
材料2 “新疆回民之乱的根源在于清帝国地方行政当局的腐败。自1759年乾隆帝征服新疆以后,新疆便像一个军事殖民地那样由驻在伊犁的将军统辖,辅以一些副将军、皇室代理人以及驻在各重要据点的大约21760名士兵。”
1864年,当清王朝衰落和中国西北部发生一次回民之乱之际,……在这动乱之际,浩罕的一个将军—阿古柏于1865年侵入新疆。
摘自《剑桥中国晚清史》
请回答:
(1)依据材料1从图中可以看出,为加强对今新疆地区的管辖,当时的中央政府采取了怎样的措施?这一措施有什么重要意义?
(2)依据材料2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自1759年乾隆帝征服新疆以后”为加强对新疆地区的管辖采取了哪些措施?19世纪中期,面对阿古柏的入侵清政府又采取了怎样的措施?
(3)结合所学知识说明18世纪中期乾隆帝“征服新疆”和19世纪中期“面对阿古柏的入侵清政府采取的措施”在性质上有什么不同?
阅读材料:
1005年,宋辽达成议和。宋朝每年向辽纳银10万两,绢20万匹,双方约为兄弟之国。回答:
(1)当时的宋朝建立者是谁?定都在哪?
(2)“辽”的前称是什么?定都在哪?
(3)宋辽议和盟约名称叫什么?宋辽议和有何影响?
阅读材料:
材料一:唐太宗说:“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
材料二:“外甥是先皇帝舅宿亲,又蒙降金城公主,遂和同为一家。天下百姓,普皆安乐。”
回答:
(1)材料一表明太宗实行的是怎样的民族政策? 其中的“夷狄”指的是什么?
(2)材料二记载了8世纪初期发生的一件什么事?“和同为一家”是指与哪个少数民族的关系?
(3)“和同为一家”有什么意义?
阅读以下材料:
材料一:“苏湖熟,天下足。”(谚语)
材料二:元末反映草原地区蒙汉民族生活的诗句:“胡人有妇解汉音,汉女亦解调胡琴。”
请回答:
(1)材料一是什么时期的谚语?反映出当时我国经济发展态势有何变化?
(2)材料二诗句所表达的思想是什么?它与元朝统一有何关系?
阅读唐朝诗歌: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
根据所学知识回答:
(1)诗中“此河”是指哪一条河?它是谁下令开凿的?
(2)这条河的中心在什么地方?
(3)该朝代的开国皇帝是哪位?他开科举制先河的目的是什么?
阅读下列材料:
帝国主义列强强迫清政府签订不平等条约,通过不平等条约,侵占了中国大片领土,并划分势力范围,直接控制清政府,操纵中国的政治和军事;同时控制中国的海关,垄断中国的内外交通和对外贸易……操纵中国的经济命脉;他们还以办学、建教堂、发行报纸、办慈善事业等方式进行文化侵略。这样,帝国主义就从政治、军事、经济和文化各方面牢牢控制了中国,成为近代中国灾难和祸害的总根源,也是阻碍中国独立发展的根本原因。
——何沁、罗正楷主编《中国革命史》
请回答:
(1)近代中国的社会性质如何?
(2)19世纪中期到20世纪初,帝国主义列强发动的侵华战争中对中国危害较为严重的有哪三次?其中,什么战争使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
(3)为挽救民族危亡,近代中国农民阶级采取了哪些重大政治行动?
(4)从近代中国社会这部屈辱史中,作为一个爱国者,你认识到清政府的本质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