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改革是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通常一次改革是否成功会影响一个国家的命运,若成功可让该国走向稳定和发展,若失败可能会遭致内乱和冲突。阅读下列有关改革的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窃闻东西各国之强,皆以立宪法开国会之故。国会者,君与民共议一国之政法也。立宪法,大开国会以庶政与国民共之,则中国之治强计日可待也。
——摘自康有为《请定立宪开国会折》
材料二:政府建立后,废除割据状态的藩国,设置都、道、府、县,把地方置于中央的直接管理之下。1871年,政府派遣要员出访欧美,所到之处看到“黑烟弥漫,无不设大小工厂”,决定以欧美为榜样。政府成立伊始,就确定了“国民皆学”的方针,短短数年内就兴办了26000所小学,一批大学也纷纷开办。
材料三:“特区是窗口,是技术的窗口,管理的窗口,知识的窗口,也是对外政策的窗口。”
——邓小平
(1)材料一反映了康有为等人在政治方面有什么主张?从促进中国近代化进程的角度看,康有为领导的戊戌变法中影响最深远的是什么?
(2)根据材料二可知,这是日本历史上什么改革的内容?这场改革为什么会成为日本历史上重大的转折点?
(3)根据材料三可知,我国在经济建设方面推行怎样的政策?结合材料三,谈谈你对此经济政策的认识。
(4)当今的改革使中国站在一个新的起点上,请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谈谈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路应该如何进行?

科目 历史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困难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以下表述是从图信息中得出的,请在括号内划“√”;违背了图信息所表达的意思,请在括号内划“×”;是图信息没有涉及的,请在括号内划“〇”。 

(1)四幅图反映了1929——1933年经济危机危害性大。()
(2)此次经济危机只沉重打击了美、德、日三国。()
(3)美国为摆脱危机进行改革,实行了新政。 ()
(4)德国为摆脱危机走上了对外侵略扩张的法西斯道路。 ()
(5)此次危机中资本主义世界国际贸易额缩减了三分之一。()

大欧洲一直是欧洲政治家的理想。之前,有人试图用武力实现大欧洲的理想。然而历次战争,特别是两次世界大战的教训,以及后来的政治、经济发展趋势让欧洲一些富有远见卓识的政治家才清醒的认识到欧洲国家必须走正当的联合之路,才能实现大欧洲的理想,才能顺应世界发展的趋势。
阅读材料,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列举两个试图以武力实现大欧洲理想的欧洲人
(2)两次世界大战期间,欧洲主要国家分别参与了相互对抗的军事集团。请写一战前欧洲形成的两大对抗性军事集团名称并说说这两大对抗性军事集团形成的影响
(3)材料中的联合之路指20世纪60年代的西欧国家成立了什么组织?该组织建立的主要倡导国家是哪两个?该组织成立的目的是什么?它的成立对于世界发展的积极意义是什么?举例说明,欧盟成立后,成员国公民的日常生活等方面发生的变化?
(4)就上述材料谈谈你的感悟。

材料一:台湾的阿里山因红桧木而闻名于世。粗大挺直的红桧树确实令人惊叹!当看到许多红桧树被砍伐得只剩下树根时,导游告诉我们:日治(日本统治)时期,日本掠夺阿里山上稀有的红桧木材,运到日本国内。此时此刻,这些树根静静的伫立在那里,像是要和我这个来自大陆的游客诉说着那段被宰割、受辱的历史。时值天空下着阴冷的雨,顺着我的脸颊和那些静静伫立的红桧树根缓缓流淌,像是我们的眼泪……
————摘自台湾旅游日记
材料二:社论认为,如今两岸关系和平发展进入巩固深化期。去年11月召开的中共十八大,首次将“九二共识”写入报告;社论认为,此次“习连会”(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和台湾国民党荣誉主席连战的会晤)承先启后,对正处关键时期的两岸关系有推进作用,相信“习连会”将创造新的契机,正如习近平同志所说的那样,“兄弟齐心,其利断金” 。真诚企盼两岸同胞共圆“中国梦”。
————摘自新华社香港分社社论
阅读材料,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材料一中提到:台湾被日治开始于什么条约的签订?该条约对中国有什么影响?
(2)、大陆游客到台湾旅游是近些年来两岸经济文化交流发展、增进互信的最直接体现。请写出为海峡两岸交流作出重要贡献的两个民间团体。
(3)、材料二中提到的“九二共识”,最核心的内容是什么?
(4)、历史上兄弟齐心的事例也有很多,请写出近代史上国共两党“兄弟齐心,其利断金”的历史事件两个,并分别加以说明。
(5)、请用一句话概述两岸共圆“中国梦”的含义。

融入情境,探究问题。
材料一 分工、水力特别是蒸汽机的利用、机器的应用,这就是从18世纪中叶起,工人用来震撼旧世界基础的三个伟大杠杆。
——引自恩格斯《英国工人阶级状况》
材料二蒸汽机教我们把热变成机械运动,而电的应用将为我们开辟一条新道路。
——引自恩格斯《致爱•伯恩施坦》
材料三因为在最先使用机器的地方,机器就把大批手工工人抛到街头上去。
——引自马克思《雇佣劳动与资本》
请回答:
(1)材料一涉及的史实称作什么?“震撼旧世界基础”引起了社会结构哪一重大变革?
(2)写出18世纪中叶至19世纪上半期把热变成机械运动做出重要贡献的发明家。(至少写出2个发明家)
(3)大批手工业工人被“抛到街头上去”后,又到了何处成为了什么人?
(4)分析以上三则材料,用一句话归纳科技的作用。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15世纪,追求财富的欧洲人梦想去东方发财,开始探寻前往东方的航路;奥斯曼帝国建立后对东地中海地区的控制,使东西方之间的商路受阻,因此,西欧国家被迫另辟蹊径,寻找通往东方的新航路。
材料二:新航路开辟以后,从欧洲到亚洲、美洲和非洲等地的交通往来日益密切,世界开始连成一个整体;欧洲大西洋沿岸工商业经济繁荣起来,促进了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归纳新航路开辟的主要原因。
(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首先进行新航路开辟的是哪两个国家首先发现美洲这块“新大陆”的航海家是谁?
(3)根据材料二指出新航路开辟有何历史意义?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