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科研人员以传统中药为原料先制得化合物I,再转化为具有抗癌抑菌活性的化合物Ⅱ,有关转化如图所示,
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化合物I分子式为C19H24O5 |
B.化合物I 和Ⅱ均能与酸性KMnO4溶液和NaOH溶液反应 |
C.化合物Ⅱ一定条件下能发生取代、消去及加成反应 |
D.检验化合物Ⅱ中是否含化合物I可用Br2的CCl4溶液 |
某500 mL溶液中含0.1 mol Fe2+、0.2 mol Fe3+,加入0.2 mol铁粉,待Fe3+完全还原后,溶液中Fe2+的物质的量浓度为(假设反应前后体积不变)()
A.0.4 mol/L | B.0.6 mol/L | C.0.8 mol/L | D.1.0 mol/L |
制印刷电路时常用氯化铁溶液作为“腐蚀液”,发生的反应为2FeCl3+Cu===2FeCl2+CuCl2。向盛有氯化铁溶液的烧杯中同时加入铁粉和铜粉,反应结束后,下列结果不可能出现的是()
A.烧杯中有铜无铁 | B.烧杯中有铁无铜 |
C.烧杯中铁、铜都有 | D.烧杯中铁、铜都无 |
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
A.次氯酸钙溶液中通入过量二氧化碳:Ca2++2ClO-+H2O+CO2===CaCO3↓+2HClO |
B.硫酸亚铁溶液中加过氧化氢溶液:Fe2++2H2O2+4H+===Fe3++4H2O |
C.用氨水吸收少量二氧化硫:NH3·H2O+SO2===NH+HSO |
D.硝酸铁溶液中加过量氨水:Fe3++3NH3·H2O===Fe(OH)3↓+3NH |
某无色溶液中可能含有①、②
、③
、④
、⑤
、⑥
离子中的若干种,依次进行下列实验,且每步所加试剂均过量,观察到的现象如下。
步骤 |
操作 |
现象 |
(1) |
用pH试纸检验 |
溶液的pH大于7 |
(2) |
向溶液中加氯水,再加入![]() |
![]() |
(3) |
向所得水溶液中加入![]() ![]() |
有白色沉淀产生 |
(4) |
过滤,向滤液中加入![]() ![]() |
有白色沉淀产生 |
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肯定含有的离子是①④⑤ B.肯定没有的离子是②⑥
C.不能确定的离子是① D.不能确定的离子是③⑤
为测定某镁铝合金样品中铝的含量,进行了下列实验:取一定量合金,加入100 mL 0.3 mol·L-1稀硫酸,合金完全溶解,产生的气体在标准状况下体积为560 mL;再加入0.2 mol·L-1NaOH溶液至沉淀质量恰好不再变化,用去350 mL NaOH溶液。则所取样品中铝的物质的量为( )
A.0.005 mol | B.0.01 mol | C.0.025 mol | D.0.03 mo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