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隋朝三省长官共议国政,执宰相之权,他们议政的场所叫政事堂。尚书令位高权重,自隋以来,基本不设(隋炀帝曾封杨素为尚书令),加之唐太宗曾任此职,故此后,唐朝不再授人以尚书令之职。左、右仆射代领尚书省事……唐太宗在贞观年间常以品位较低的官员同三省长官共议国政,加以“参知政事”“参议得失”等名号,执行相权。以后又出现“同中书门下三品”“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等宰相名号。
材料二 赵匡胤采取“收其精兵,削夺其权,制其钱谷”三大纲领,巧妙地将军权、行政权、司法权、财政权牢牢控制在朝廷手中,一举铲平了藩镇割据以来武夫乱政的历史状况,所以宋朝300年的历史中从不曾发生大的内乱和地方割据。
(1)结合材料一,概括自隋以来基本不设尚书令的原因。唐太宗的具体做法是什么?有何意义?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赵匡胤对中央和地方的权力分配分别采取了哪些措施。
(3)结合材料观点,谈谈你对制度建设与国家稳定发展之间的关系。
法律制度是人类文明的重大成果,以下是三个历史片段,试透过现象发现过去时代的特性,从而解读发生在不同时空的文明。
阅读材料,结合所学回答:
材料一第5表死者的遗产需按其遗嘱进行处理。
第3、8表债权人可将无力偿还的债务人,交付法庭判决,直到将其戴上足枷、手铐,甚至杀死或卖之为奴。
第8表凡故意伤人肢体而又未能取得调解时,则伤人者也需受同样的伤害。不过,如果有人打断自由人的骨头,他须偿还300阿司罚金;如果被打折骨头的是奴隶,罚金可以减半。
第11表禁止贵族与平民通婚。
--------摘编自《十二铜表法》
材料二 美国的国家职权分为立法、司法和行政三个部门,分别由国会、最高法院和总统执掌,总统和议员由人民选举产生……——摘编自美国1787年宪法
(1)《十二铜表法》的出现在当时有何进步作用?(4分)
(2)你认为这些法律规定体现了“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吗?请举例说明。(4分)
(3)美国的1787年宪法体现的政治原则是什么?(2分)
(4)该宪法起到什么作用?(4分)
阅读下面的材料:
英国“光荣革命”(实际是一次政变)大概是我心目中最完美的一次政治设计。它在一个有长期专制传统的国家找到了一个摆脱革命与专制的循环,能有效地控制“控制者”的办法。……这大概是改造专制制度以进行制度创新、摆脱专制的革命循环、走向长治久安的最完美的例子。这个例子对中国有意义,而美国在英国民主制度的基础上发展民主制度的历史对中国意义不大,因为中国不是像美国这类“没有历史的国家”。
——杨小凯《中国政治随想录》
请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1)“光荣革命”创造了什么完美的政治设计?该设计如何有效控制“控制者”的?(5分)(2)该“最完美的政治设计”是否适合17、18世纪的中国?运用史实说明你的看法。
(3)美国是个“没有历史的国家”指什么?
(4)英国式或者美国式的政治设计都是“最完美的政治设计”吗?请举例说明。(3分)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781年通过的(邦联条例)建立了一个州的联盟,定名为“美利坚合众国”,条例规定:各州保留它们的主权、自由和独立,邦联无权向各州征税和管理各州的贸易;邦联只设国会作为中央机构。邦联未设行政首脑和司法长官,也没有以违抗邦联的行为实行制裁的任何规定。
【材料二】1787年美国宪法规定:联邦权力高于各州权力。联邦政府拥有政治、经济、军事和外交大权……各州可以在不违背宪法的前提下,制定地方法规,有一定的自主权,以发挥地方的积极性,避免高度集权的弊端。
【材料三】
据《1787年美国宪法》
【材料四】英国首相为政府首脑,由议会多数派领袖担任,议会可罢免首相,二者互相牵制,只要能保住议会多数党的地位,首相可联任。
问题:
(1)据材料一概括当时美国政治体制的主要特点。它给美国带来了什么问题?
(2)据材料二、三,指出美国联邦政府的权力构成体现了哪些原则?国会参众两院议员的任职各有什么特点?这些特点分别产生了什么影响?
(3)据材料三、四,概括指出美国的总统制和英国君主立宪制在哪些方面存在差异?产生这种差异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一个受人尊敬而富裕的国王,有无限的权力做好事,却无力为非作歹,当了一个自由、强盛、擅长经商、又很开明的国家首领。一边是贵族重臣,一边是城市代表,与国君共分立法之权。
——伏尔泰(1694~1 778)关于英国制度的描述:《巴比伦公主》
【材料二】下列种种才叫做自由权利:在你睡觉时,你能获得保证,第二天醒来时,你的财产和昨天一样,没有丝毫变动……;你又获得保证,你不会在半夜三更,从你妻子的怀抱,或从你孩子的拥抱中,被人家拖出去,押入城楼,或驱入沙漠……。这些权利普及于一切居住在英国的人。
——伏尔泰关于英国制度的描述:《关于百科全书的问题》
【材料三】为什么别的国家不采取这些法律(指英国法律)呢?这样是否等于问为什么椰子在印度能成熟,在罗马就不会。你可以回答:在英国,这些椰子不是从来就能成熟的;可以回答:它们被栽培得还不久;……所以,试种一下吧!
——伏尔泰关于英国制度的描述:《关于百科全书的问题》
问题:
(1)根据材料一、二,概述英国政治制度的特点和作用(6分)
(2)伏尔泰对英国政治制度的上述评述是否可信?为什么?(4分)
历史图片和地图是我们研究历史的重要手段。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下面两幅图分别反映了不同时期纺织业的情景
材料二西方人了解世界范围示意图
(1)材料一中两幅图片反映的纺织生产的特点有什么相同和不同?这种变化使社会关系发生哪些重大变革?
(2)读材料二中的地图,指出西方人了解的世界范围发生了什么变化?世界各民族、各地区之间的关系出现了怎样的发展趋势?结合所学,分析出现这种发展趋势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