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昌起义后,各省代表通过了《临时政府组织大纲》,明确实行总统制;1912年2月14 日,孙中山辞去临时大总统之职,3月8日,参议院表决通过《临时约法》,改总统制为内阁制。联系其目的思考,这一改变的缺陷是( )
A.仿效法国,不符合中国的国情 |
B.时间仓促,缺乏舆论上的准备 |
C.脱离群众,无法获得广泛支持 |
D.因人设法,损害了宪法的权威 |
从清末立宪到新中国第一部宪法的颁布,中国的宪政建设经历了近半个世纪,其中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通过的具有临时宪法性质的文件是
A.《钦定宪法大纲》 | B.《临时约法》 |
C.《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 D.《共同纲领》 |
全国土地改革完成后实行的土地制度是
A.农民个体所有,个体经营 |
B.集体所有,集体经营 |
C.集体所有,个体经营 |
D.国家所有,个体经营 |
新中国成立初期,为恢复国民经济,振兴民族工业,中国共产党和人民政府采取的措施不包括
A.建立社会主义性质的国营经济 |
B.接管私人资本主义企业 |
C.合理调整工商业 |
D.稳定物价统一财经 |
语汇出现频率的高低可以反映国家政治经济主题的变化。据统计以下为1949—1952年各年《人民日报》元旦社论出现的高频率语汇。其中属于1952年的是
A.严重、困难、农民、地区、解放 |
B.敌人、解放军、中国人民、美国、解放 |
C.准备、中国共产党、敌人、改造、经济建设 |
D.中国人民、侵略、中国、美帝国主义、祖国 |
20世纪中叶毛泽东宣告“中国人民从此站立起来了”。下列各项中与这一结论相符的是
A.抗战胜利洗雪百年国耻
B.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结束
C.抗美元朝取得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