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张同学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其中焦距为15cm的凸透镜固定在光具座上50cm刻度线处,光屏和蜡烛分别位于凸透镜两侧。
(1)小张将蜡烛移至光具座上10cm刻度线处,移动光屏,直到烛焰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则该像是 的实像(选填“放大”、“等大”或“缩小”);
(2)小张将蜡烛移至光具座上30cm刻度线处,移动光屏,直到烛焰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则该像是 的实像(选填“倒立”或“正立”);
(3)小张再将蜡烛移至光具座上40cm刻度线处,他从透镜的右侧通过透镜可以看到烛焰 的像(选填“倒立”或“正立”);
(4)以上(1)、(2)步骤中,小张将蜡烛从光具座上10cm向30cm移动时,若要让烛焰在光屏上能再次成清晰的像,光屏应 (选填“远离”或“靠近”)透镜,此时所成像的大小将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你能解释“坐井观天,所见甚小”吗?请你在图中用光学知识画图说明。若井中有水,井底青蛙的位置不变,由于________,青蛙观察到的井上范围将________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坐在高速行驶火车上的乘客,我们说他静止是以下列哪个物体为参照物的( )
A.火车车厢 | B.铁轨 |
C.迎面开来的火车 | D.车厢里走动的乘务员 |
坐在高速行驶火车上的乘客,我们说他静止是以下列哪个物体为参照物的( )
A.火车车厢 | B.铁轨 |
C.迎面开来的火车 | D.车厢里走动的乘务员 |
坐在高速行驶火车上的乘客,我们说他静止是以下列哪个物体为参照物的( )
A.火车车厢 | B.铁轨 |
C.迎面开来的火车 | D.车厢里走动的乘务员 |
用细线拴住一端粗、一端细的实心胡萝卜并悬挂起来,静止后胡萝卜的轴线水平,如图16所示;在拴线处沿竖直方向将胡萝卜切成A、B两段.A、B哪段重些呢?甲、乙、丙三个同学提出各自的猜想:
甲: A较重;
乙: B较重;
丙: A、B一样重.
(1)请设计一个简易实验,判断A、B的轻重.
所用器材:
操作方法:
现象及结论:
(2)为进一步研究类似A、B轻重的问题,某同学在一根有等间距刻度的均匀杠杆两侧挂上每个质量都相等的钩码进行实验.杠杆静止于水平状态的三次实验情境如图17所示。
①根据图17的实验,可以判断同学的猜想是正确的(填“甲”、“乙”或“丙”)
②根据图17的实验,该同学得出结论:
只要满足“阻力×阻力作用点到支点的距离=动力×动力作用点到支点的距离”,杠杆就能平衡
a.这个结论是否正确?
b.用图18所示的装置,怎样通过实验来说明该结论是否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