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观察下列图片,回答问题:
 
 
(1)图1 和图2是人类历史上的两次航海活动,它们分别指的是什么?( 4 分)
(2)图l所示的航海活动最远到达什么地方?图2 中的A航线是由谁开辟的?( 4 分)
(3)根据图片并结合所学知识,任意选择一次航海活动,分析它的积极影响。

科目 历史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资本原始积累的主要方式和特点 唐朝中外文化交流的发展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四 19世纪60-70年代,为摆脱统治危机和解决内部矛盾,东西方一些国家掀起了一场国家体制改革和革命的潮流。
  
亚历山大二世 林肯明治天皇
材料五在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两个后来成为世界争霸对手的苏联和美国都先后面临严重的经济、政治危机。他们为了抗衡危机、挽救国家现有的政治制度、维护社会的稳定,在经济、社会领域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改革。
请回答:
(1)材料四中的三位人物分别与什么改革(革命)相关?这些事件产生了什么共同影响?
(2)材料五中提到的两个国家的改革分别指的是什么事件?两个改革各自有什么特点?

“中国梦”,深刻道出了中国近代以来历史发展的主线,深情描绘了近代以来中华民族生生不息、不断求索、不懈奋斗的历史。这些梦想将中国的昨天、今天和明天连成一线。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世纪中期)运动倡导者的梦想,主要是为了使国家能够抵御外来侵略、镇压国内动荡并加强他们自己的权位。  ——徐中约《中国近代史——中国的奋斗》
材料二 “无端忽作太平梦,放眼昆仑绝顶来”。1902年,梁启超在《新中国未来记》中,写下了对未来的梦想和期望。
材料三 1933年的新年,上海《东方杂志》推出了一个“新年的梦想”特刊,国内各界人士做一场“中国梦”。在各色的梦里,有人梦想整个民族实现了空前的团结,国共两党共商抗日救国大计;……        ——《一个时代的“新年梦想”》
材料四中国的革命正是由这样两种梦想推动着:一是爱国主义者想看到一个新中国傲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二是提高处于社会底层的农民的地位,消除古代旧有的……社会差别。
                    ——费正清《观察中国》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些“运动倡导者的梦想”是什么?(不得摘抄原文)他们为梦想做了些什么?(举两例)(2分)
(2)梁启超在19世纪末的政治梦想是什么?孙中山为实现“中国梦”的指导思想是什么?
(3)材料三中“整个民族实现了空前的团结”这个梦想最终实现了吗?表现是什么?(2分)
(4)材料四中的“两种梦想”,今天已变为现实。结合所学知识,第一个梦想开始实现的标志是什么?列举一例新中国在20世纪50年代为实现第二个梦想采取的有效措施。(2分)
(5)“在改革开放30多年的伟大实践中”形成的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是什么?作为一名新时代的中学生,你应该拥有怎样的“中国梦”?(2分)

经济政策的变动,直接影响国家发展的水平。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夫商君为孝公平权衡、正度量、调轻重,决裂阡陌,教民耕战。是以兵动而地广,兵休而国富,故秦无敌于天下。——《战国策·秦策》
材料二

材料三[贞观十八年(644年),太宗]又谓曰:“汝(指太子李治)知舟乎?”对曰:“不知。”曰:“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贞观政要·教戒太子诸王》
材料四清朝……开放四个港口,作为对外通商口岸;并对出口的商品种类和出海船只的载重量作出严格的限制。……后来,……下令只开广州一处作为对外通商口岸,关闭了其他港口。——人教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
请回答:
(1)材料一表述的是什么历史事件?结合所学知识,这一事件产生了什么影响?(2分)
(2)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二反映了秦始皇和汉武帝怎样的经济措施?
(3)唐太宗基于材料三的观点在经济上采取了什么措施?唐朝由盛转衰的转折点是什么事件?
(4)根据材料四分析,清朝实行的是什么政策?该政策给中国社会带来了什么严重后果?

在整个封建社会前中期,封建政府对人口的控制非常严格,不允许随意流动,实行严格的户籍管理制度,农民一旦随意流动而丢掉户籍,被政府捉到,就被罚做官府的奴婢。那为什么到明朝中叶以后,人口流动性增大了?

阅读下面材料:
一个人口几乎占人类三分之二的大帝国,不顾时世,安于现状,人为隔绝于世界并因此竭力以天朝尽善尽美的幻想自欺。这样一个帝国注定最后要在一场殊死的决斗中被打垮”。
完成(1)~(3)题:
(1)材料中的“帝国”指我国的什么朝代?
(2)这个“帝国”当时采用什么政策最终出现这样的危机?
(3)这个政策造成了什么影响?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