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李洵在《明清史》中说:“鸦片战争前夕的清代农业,自然经济仍占主导地位,但是商业性农业已经出现。……商业性农业的发展主要集中在长江以南的苏、杭地区和粤江下游广州附近地区。鸦片战争后,中国的商业性农业有了一定程度的发展。”下列各项属于鸦片战争后中国“商业性农业”发展主要原因的是(    )

A.外国资本主义对中国农业原料的掠夺
B.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主体地位的改变
C.民族资本主义企业在夹缝中产生发展
D.清政府对“商业性农业”发展的重视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苏联解体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王安石变法的措施中,可能引起大商人激烈反对的是

A.农田水利 B.募役法 C.市易法 D.保甲法

秦朝的中央官员中,“掌丞天子,助理万机”的是

A.丞相 B.参知政事 C.太尉 D.御史大夫

第二次工业革命期间,自然科学的新发展开始同工业生产紧密结合。为人类社会进入电气时代分别在理论和实践上作出了重大贡献的人物是()

A.牛顿、史蒂芬孙  B.法拉第、西门子
C.门捷列夫、马可尼 D.巴斯德、卡尔·本茨

推动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的有利因素是( )
①互联网等技术打破时空界限,便利经济发展②各国进一步开放,国际经济贸易合作更加深入③跨国公司的无国界经营成为扩张的主体力量④国家间的济发展水平差距在进一步扩大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读下列两幅图——《有关古巴导弹危机的漫画》和《戈尔巴乔夫(左)和里根》,其反映的共同点是( )
  

A.苏联企图与美国平起平坐 B.美苏争霸剑拔弩张
C.美国居战略优势 D.苏联处于被动反击的地位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