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下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营建陪都洛邑没起到拱卫都城镐京的作用 |
B.姬姓诸侯国分布大体与当时的主要农业区吻合 |
C.分封商代贵族微子启不利于稳定西周政局 |
D.分封功臣吕尚的目的是为了扩大中原文化的影响 |
在南宋都城临安(今杭州),“本地人开酒馆也往往仿效汴京的旧俗,在门前张挂驴子灯;开茶馆则学北方张挂名人画像。更有趣的是,北人在吃笼饼、蒸饼的时候习惯于先生掉皮,原本是因为北地风尘比较大,但南方人也跟着学,去了皮才吃”。材料表明宋朝时期北方人南迁
①带来先进生产技术②带来新的风俗习惯 ③导致经济重心南移④促进南北文化融合
A.②③ | B.①②④ | C.③④ | D.②④ |
1916年,有人在某报刊上发表文章说:“若夫别尊卑,重阶级,主张人治,反对民权之思想之学说,实为制造专制帝王之根本之恶因。吾国思想界不将此根本恶因铲除净尽,则有因必有果,尤数废共和复帝制之袁世凯,当然按踵应运而生.毫不足怪。”此报刊应该是( )
2008年,英国《金融时报》中文网专栏作家吴晓波说:“自1978年以来,中国企业有三次创业的高潮点,分别是1984年、1992年和2001年”。催生这三个创业高潮点的动因分别是()
A.建立4个经济特区、邓小平南方讲话、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确立 |
B.市场经济体制目标确立、三个代表理论的提出、中国加入世贸组织 |
C.开放14个沿海港口城市、开放上海浦东、确立党在新时期的基本路线 |
D.扩大企业自主权、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确立、中国加入世贸组织 |
陈旭麓先生说:“人们多注意1840年的划时代含义,实际上1860年同样是一个重要的年份,就社会观念的新陈代谢来说,它比1840年具有更加明显的标界意义”。这里的“新陈代谢”是指()
A.中国开始了现代化的进程 | B.统治阶级内部觉醒出现“变局论” |
C.西学东渐之风日益盛行 | D.中国经济逐渐沦为资本主义附庸 |
《剑桥中国史》中写道:“在唐代,科举考试不过产生一批官僚精英分子而已。其数量可能略多于全部官僚集团的10%。总之,其中大部分人出身于名门望族,都来自书香门第。在唐朝灭亡以前,这种情况没有改变。”材料反映了 ( )
A.九品中正制依然存在 | B.科举制度在唐代没有执行 |
C.唐代官员都是科举出身 | D.科举考试有利于人才选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