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 1978年10月,美国通用汽车公司董事长汤姆斯·墨菲率领代表团访华,与中方洽谈合作事宜。在谈判中,美方提出来一个中方从来没有听说过的英语词汇“joint venture”并将其解释为“合资经营”。墨菲解释说:“简单地说,合资经营就是把我们的钱包放在一起,合资共同办个企业,要赚一起赚,要赔一起赔,这是一种互利的合作方式。若要再说得通俗一点,合资经营就是好比‘结婚’、建立一个共同的‘家庭’。”中方对此感到新鲜有趣和增长了知识,同时又认为,尽管对方说的有道理,但实际上是不可能的。特别是对美方提到合资经营就好比是“结婚”、“建立共同家庭”,就更不可思议。中方代表团将谈判内容上报中央后,邓小平作了“合资经营企业可以办”的批示。1979年7月,《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获全国人大五届二次会议审议通过。1980年4月,国家外国投资管理委员会批准成立第一批中外合资企业,如北京航空食品公司、北京长城饭店公司。
——摘编自李岚清《突围——国门初开的岁月》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为什么中方代表最初认为美方“合资经营”的提议不可能实现。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创办中外合资经营企业在我国改革开放中的作用。
2008年8月,举世瞩目的第29届奥运会将在中国首都北京举行。北京将向全世界人民展现她悠久沧桑的历史文化和充满魅力的现代气息。某中学同学为了迎接北京奥运会,准备组织一个大型图片展览,题为“首都北京的过去、现在和将来”以下是展览中同学们搜集的一部分图片:
图一图二图三图四图五
八国联军攻陷北京五四风雷卢沟烽火开国大典伟大转折
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1)八国联军再度攻陷北京,强迫清政府签订了近代史上最严重的不平等条约,这个不平等条约的时间和名称各是什么?给中国带来了什么严重的影响?
(2)20世纪以来,中国人民为了实现民族独立、国家富强和社会进步而不断奋斗。请仿照图2的示例,为图3、4、5撰写解说词。
图2五四风雷:1919年的五四运动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开端。
图3卢沟烽火:_______ ____。
图4开国大典:____________。
图5伟大转折:____________。
问答题(共10分)
资本主义制度的不断调整和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是近现代历史的主旋律,在这一进程中,要求各国根据自己的国情和时代的需要做出正确战略判断。据此回答:(10分)
(1)19世纪30年代,美国的“新政”广为后世称颂。罗斯福总统是在怎样的背景下推行“新政”的?“新政”的最大特点是什么?
(2)1921年,列宁在一次经济工作会议上曾以辞职为由,争取大家对新经济政策的支持是怎样的严峻形势迫使列宁做出如此“过激”的举动?新经济政策“新”在何处?在农业方面实施了什么措施?
(3)二战后,资本主义国家最重要的变化是什么?
(4)综观两国对经济的调整与完善过程,其手段有何共同之处?从中你能得出什么启示?
问答题:根据设问,回答问题(本大题10分)。
德国法学家说:罗马曾三次征服世界,第三次用的是法律。罗马法是罗马统治的有力支柱,对欧美国家的立法和司法产生了重要影响。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十二铜表法》的颁布有何积极意义?
(2)英国《权利法案》的颁布,有什么意义?
(3)19世纪晚期,法国通过法律确立了怎样的政治体制?
(4)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上述三部法律文件的共同点。你能从中得出的最主要认识是什么?
为实现中华民族独立与富强,先进的中国人进行了一系列艰难的探索。请回答:
⑴指出A.B.两组人物向西方学习的指导思想。
⑵促使C组人物由向西方学习转变为向苏俄学习的因素有哪些?
⑶D组人物在走自己的过程中分别有什么突出贡献?
⑷上述先进中国人的探索历史给后人哪些启迪?
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和地理环境,孕育了中华民族以农耕为主体的经济形态。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农夫早出暮入,耕稼树艺,多聚菽粟,此其分事也。妇人夙兴夜寐,纺绩积妊,多治麻丝葛绪缪捆布,此其分事也。——《墨子》
材料二 生之有时,而用之亡度,则物力必屈……今背本而趋末,食者甚众,是天下之大残也……今驱民而归之农,皆著于本,使天下各食其力,末技游食之民转而缘南亩,则畜积足而人乐其所矣。 ——贾谊《论积贮疏》
材料三 著名的(晋商)旅蒙商号大盛魁(注:创始人最初是肩挑小贩)……成为有影响的大商号后,还在店内供奉着一条扁担、两个木箱、一块石头(曾作秤砣用),其意是警示商号后人不忘当年创业之艰难。……晋商在经营活动中,总结出许多谚语,如“宁叫赔折腰,不让客吃亏”;“售货无诀窍,信誉第一条”;……“买卖成不成,仁义都要在”等。
——《明清晋商的经营文化》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了中国古代农业生产的基本模式是什么?指出这一模式的基本特点。
(2)材料二对商业和农业关系的观点什么?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一思想在封建社会初期产生的影响。
(3)根据材料三概括明清时期我国商业发展的新现象?
(4)对发展商业,我们可以从以上材料中得到哪些有益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