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生物学习小组想探究种子萌发所需的外界条件,于是选用一定数量同一品种的、具有萌发能力的小麦种子,用四个培养皿做了正确的探究实验,其条件、结果如下表:
|
1号 |
2号 |
3号 |
4号 |
空气 |
充足 |
无 |
|
充足 |
水分 |
适宜 |
|
无 |
适宜 |
温度 |
25℃ |
25℃ |
25℃ |
0℃ |
结果 |
萌发 |
不萌发 |
不萌发 |
|
分析表格,回答问题:
(1)2号培养皿的水分条件应该是 ,1号和2号互为对照,可探究种子萌发需要 。
(2)3号培养皿的空气条件应该是 ,3号培养皿与 号培养皿互为对照,可探究种子萌发需要 。
(3)4号培养皿种子萌发的结果是 。原因是 。
(4)小麦种子结构中,能发育成幼苗的结构是 。
(5)我们吃的面粉,主要来自小麦种子的 。
学习植物生理作用的知识后,某兴趣小组设计如下实验进行探究,方法如下:
①如甲图所示,取盆栽牵牛花植株放在暗处一昼夜;
②将植株枝条上长势、大小相同的三个叶片分别置于A、B、C三个透明塑料软瓶内,密封瓶口,设为甲装置,其他处理见图;
③甲装置移到光下6小时;
④分别将A、B、C瓶的导管伸入澄清石灰水中,打开阀门,轻挤塑料瓶,观察石灰水的变化;
⑤取下三瓶内的叶片,分别用乙装置脱色;
⑥取出脱色后的叶片,漂冼后滴加碘液.
(1)观察甲装置可知:A与B构成的对照实验,变量是 ;B与C构成的对照实验,变量是 .
(2)步骤④中,从A瓶挤出的气体会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原因是该瓶气体中含有较多的二氧化碳;这是叶片进行 作用产生的;从B瓶、C瓶挤出的气体不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原因是C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被氢氧化钠吸收,而B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则被叶片进行的 作用消耗.
(3)步骤⑤用乙装置脱色时,小烧杯中的液体是酒精,其作用是 .
(4)步骤⑥滴加碘液后,变蓝的是取自 瓶的叶片.实验证明: 是绿叶制造淀粉必不可少的条件,而 则是绿叶制造淀粉所需的重要原料之一.
(5)光照数小时后,玻璃瓶的内壁上有小水珠,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是 .
(6)若将一片牵牛花的叶片放入70℃的热水中,可以看到叶片的下表面产生的气泡比上表面多,此现象说明 .
洗手看似简单,熟不知其中大有学问.某校学生兴趣小组的两位同学利用装有无菌培养基的培养装置,分别设计了以下的两组探究试验装置(如图所示).
(1)乙同学的设计更合理,因为 .
(2)改实验提出的探究问题是: ?变量是 .
(3)在无菌培养基上按手印的过程相当于培养细菌、真菌一般方法的 过程.
(4)通过探究实验了解到细菌、真菌生存需要的一般条件是 等.(任写两点)
请你根据下列学生实验方案,回答问题:
为证明细菌对植物遗体的分解作用,某小组同学设计了一个实验方案:将同一种树的树叶分成甲、乙两组,实验中滴加蒸馏水,让树叶保持潮湿.将甲、乙两组都进行灭菌处理,甲组放在无菌环境下,乙组接种细菌后放在无菌环境下.请你分析:
(1)该方案的实验组是 ,对照组是 .变量是 .
(2)实验过程中给树叶滴加蒸馏水的原因是 .
(3)如果甲、乙两组所用的树叶种类是不同,行不行,为什么?
(4)实验结果预测:经过一段时间后, 组的树叶有腐烂现象.说明该细菌对树叶有分解作用.
小菜蛾分布范围广、抗药性强,是白菜等十字花科植物的“头号杀手”,如图 为小菜蛾发育过程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小菜蛾幼虫生来只吃十字花科植物,从行为的获得途径来看,这属于 行为,是由 决定的.
(2)如图所示,小菜蛾发育的起点是 ,属于 变态发育. 属于这种发育类型的昆虫还有 (举一例).与小菜蛾相比,蟋蟀不经过的发育时期是 期.
(3)科学研究发现,小菜蛾因为具有较大的杀虫剂抗药基因组,所以抗药性强,这说明了生物的性状是由 控制的.
(4)请提出一条环保地控制小菜蛾危害的措施: .
在探究植物光合作用、呼吸作用和蒸腾作用活动中,某同学设计以下探究方案,请你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
(1)将甲图植物罩上透明塑料袋,放在光下3﹣4小时,将塑料袋中气体通过①号试管收集后取出试管,将一支带火星的木条伸进①号试管内,结果木条复燃了,由此得出的结论是:①号试管内含较多的 氧气(气体).
(2)在实验过程中,塑料袋内壁出现水珠,是叶片进行 蒸腾作用散失的水分凝聚而成.
(3)将乙图植物罩上塑料袋,放在暗处3﹣4小时.将塑料袋中气体通入2号试管,结果发现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由此得出结论是:植物进行了呼吸呼吸作用,释放出 二氧化碳(气体).
(4)针对以上实验,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 .
(5)叶肉细胞和根尖细胞都有的能量转换器是: .
(6)植物体的结构层次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