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后面题。
长洲怀古
刘沧
野烧原空尽荻灰,吴王此地有楼台。
千年事往人何在,半夜月明潮自来。
白鸟影从江树没,清猿声入楚云哀。
停车日晚荐苹藻,风静寒塘花正开。
【注】长洲:苏州的古称。这首诗的第一句在全诗中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这首诗的第三联在写景上有什么特点?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
溪居①柳宗元
久为簪组②累,幸此南夷谪。闲依农圃邻,偶似山林客。
晓耕翻露草,夜榜⑶响溪石。来往不逢人,长歌楚天碧。
注:①此溪后改为愚溪。②簪组:古代官吏的服饰。⑶榜(pēng):指摇船用具。此句指船行触石。 诗中描写了一种怎样的生活?请简要说明。
答清代诗人沈德潜评价这首诗的思想感情时说:“不怨而怨。”你如何理解诗人的“不怨”与 “怨”?请结合诗句具体分析。
答
阅读下面诗歌,回答下列小题。
离亭燕(宋)张昪
一带江山如画,风物向秋潇洒。水浸碧天何处断?霁色冷光相射。蓼屿荻花洲,掩映竹篱茅舍。
云际客帆高挂,烟外酒旗低亚。多少六朝兴废事,尽入渔樵闲话。怅望倚层楼,寒日无言西下。
(1)本词抒写前注后顾,勾勒慎密,如“霁色”紧承 而来,“竹篱茅舍”则带出后面的。
(2)请从情景交融的角度赏析本词。
阅读下面诗歌,回答下列小题。
阅读下面的诗歌,然后回答问题。
转应曲·边草
戴叔伦
边草,边草,边草尽来兵老。山南山北雪晴。千里万里月明。明月,明月,胡笳一声愁绝。
(1)“重叠复沓”是古诗词中常用的结构方式与手法。请简析它在这首词中的作用。
(2)古人评诗时常用“诗眼”的说法,所谓“诗眼”往往是指一首诗中最精炼传神或最能表达作者情感的文字。你认为这首词的“眼”是什么?为什么?请结合全词简要赏析。
阅读下面诗歌,回答下列小题。
阅读下面这首诗,按要求回答问题。
云 来鹄
千形万象竟还空,映水藏山片复重。
无限旱苗枯欲尽,悠悠闲处作奇峰。
⑴第三句是全诗的背景,按自然顺序,似应放在首句。诗人把它安排在这里,其用意是什么?
⑵这是一首咏物小诗,诗人要借云来讽喻封建社会中的哪种人
【注】来鹄(?-883),即来鹏,唐朝诗人,豫章(今江西南昌市)人。相传来鹏家宅在南昌东湖徐孺子亭边,家贫,工诗,曾自称“乡校小臣”,隐居山泽。师韩柳为文,大中咸通间,才名籍甚。举进士,屡试落第。广明元年(880)黄巢起义军攻克长安后,鹏避游荆襄。
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玉楼春春思
严仁
春风只在园西畔,荠菜花繁蝴蝶乱。冰池晴绿照还空,香径落红吹已断。
意长翻恨游丝短,尽日相思罗带缓。宝奁明月不欺人,明日归来君试看。
⑴这首词的上阕采用什么艺术手法抒发主人公什么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要分析。
⑵试比较“意长翻恨游丝短,尽日相思罗带缓”与柳永《蝶恋花》“衣带渐宽终不悔,
为伊消得人憔悴 ”的异同点。